第136页(1 / 2)

贾珠的死在王夫人心里留下了终生的阴影,自此,她一见到妖娆的丫头婆子奶娘,就一肚子气。贾政一听说外面的戏子之流,就恨不得立即诛杀。

这是贾府最灰暗的时光。

当然,谁可怜也比不上李纨,她还不到二十岁啊!

她还和自己的丈夫刚刚陷入爱情里,怎么一夜之间,就要背着寡妇的名头熬一辈子呢?

她的世界坍塌了,整个人全都变了,没有快乐,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是抚养大贾珠的孩子。

她将贾珠的那两个屋里人遣散,独自为他承受着漫长的没有尽头的孤寂。那个活泼伶俐、每天笑语欢颜舞文弄墨的姑娘,早就一起埋进了黄土,剩下的是她的躯壳,每天每天对着孩子发呆。在孩子的脸上,她分辨着亡夫的影子。

贾兰实在是太像自己父亲了,不能不让李纨一再沉浸在思念中。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她从小深知女德,何况是为了自己深爱的男人,她一丝一毫的杂念也没有,只有一个执念:好好培养这个丈夫曾那么疼爱的儿子,让他实现丈夫不能实现的愿望和抱负。

与此同时,李纨的心里埋下了对公公婆婆贾政和王夫人怨恨的种子。她恨他们保全自身却献出了儿子的生命,恨他们为了自己的骨肉不敢豁出去,恨他们不手下留情打轻一点,为什么把她的爱人活活这么折磨死了,他有多痛多委屈啊!

从此,李纨不再巴巴的去承欢膝下,她实在无法再去孝敬打死自己丈夫的人。作为大家闺秀,她能做到的,只是明面上的客套,和心里绝不可调和的疏离,能不往来就不往来,可以不搭理就不搭理。

贾政和王夫人有愧,也不好说什么,双方渐渐的就越来越远。

时间一长,王夫人难免不满了:“亏了这还是读书人家的孩子呢,一点不明理,事情已经过了那么久,怎么她这儿就过不去了呢?”

贾政道:“她不到二十岁就成了寡妇,心里肯定难过的。”

王夫人说:“珠儿是我们的儿子,我们比她心里还要难过一万倍,我们说什么了?我们还没有怪她没有看住珠儿,让他在外面结交了不该认识的人呢!”

贾政道:“话不能这么说,她在家里怎么能知道外面的事呢?若是正常的交友,她管多了也要被人说不通情理。”

王夫人道:“可你看她那个样子,好像铁了心不和我们好了,连带着兰儿也不大来了。”

贾政道:“顺其自然吧!”

可日子久了,心高气傲的王夫人绷不住了,她也没法再去讨好迁就儿媳妇,就连孙子贾兰,她也渐渐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