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1 / 2)

尤其是在贾政已经露出不满之色的情况下,王夫人依旧火上浇油道:“要我说,能留那几个姨娘与庶出的一口饭吃,就已经是万般的仁慈。难不成,还要把宝玉日后东西,也都一股脑地用了?那可真是一点后路都没有了。”

嘴笨的贾政很少能吵赢王夫人,最后都是用一句“不可理喻”来结束一切。

当贾母住进本就拥挤,拮据的员外府后,贾探春和贾环的日子过得越发艰苦。

为了挤出供奉贾母的钱,王夫人削减了贾探春与贾环的佣人数量,将他们的月钱降到一两银子一个月。

要知道,荣国公府的一等丫鬟就是这个份例,而像林府那样的阔绰人家里,一等丫鬟的月例可达一两二钱,更别提那些老资格的妈妈与嬷嬷。

然而就是这样,比贾政更不知柴米油盐贵的静悦公主还吐槽林黛玉的零花钱太少,根本就不够她花上几天。

未出阁的嫡公主除去惯例的东西,每年还有八百多两的例银,也就是说,静悦公主每月的零花钱就有七十两,是贾母份例的三点五倍。

这还不算平日里,今上、林密妍,以及几个有爵位的哥哥姐姐偶尔会给静悦公主送些打赏用的金银瓜子。

而等静悦公主出嫁时,除去应有的一百八十抬嫁妆与十八万两的封银,内务府还要准备一栋亲王规格的公主府,每年的俸禄更是涨到了夸张至极的一万两,这还不算逢年过节的赏赐与陪嫁庄子上的收入。

即便年俸里包含了公主府上下的开销与逢年过节的打赏,但相比只有五千两年金的庶出公主们,静亭公主和静悦公主还是能过得比太子还滋润。

这也导致林黛玉收到的端午节贺礼,真的非常有静悦公主的土豪特色。

一小把从今上和林密妍那儿得来的金瓜子。

按照一比二十的银价,这些东西少说也有二三百两银子,令赵姑姑接礼手都有些发抖,生怕一个不留神,她十年的例钱就没了。

“我向来不送没用的东西,所以这金银之物俗归俗,但都是硬通货,远比那些个华而不实的东西要有用的多。”静悦公主看似大大咧咧,但却在某些方面称得上心细如发。

甚至有时候,林黛玉也会感叹于静悦公主的处世老道,然后努力从静悦公主的身上学到这一点:“以我们的年纪,本不该送这么贵重的东西。”

“可你将那些不贵重的东西折成低价,也只会比这些金瓜子还要贵重。”静悦公主解释道:“打上宫印的东西是不能被转卖的,只能在家中高高地贡起。至于那些个笔墨纸砚,书画孤本,你觉得那些女孩真的能用到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