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1 / 2)

“我又不是陛下,哪知道大姐儿的造化几许?”一直闭目养神的林家老太太睁开眼,瞧了下低头不语,端庄沉静的周姨娘,轻轻叹了口气道:“大姐儿毕竟是先帝下旨进东宫的,本就是潜邸的资格,又有跟陛下在通州患难的情谊,更别提大姐儿膝下还有一子一女。陛下是个重情之人,登基就厚赏了替他在先帝前说情的李阁老,陈太妃,想必对于咱家大姐儿也不会差。”

说到这儿,林家老太太迟疑了一下,压低声音道:“依老婆子我的愚见,咱家大姐儿至少是个四妃,甚至贵妃也不是不可能。”

贵妃?

在场者听了皆是一喜,唯有周姨娘以帕子捂嘴,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

本朝非特殊情况不设皇贵妃,是以皇后之下贵、淑、德、贤四妃为最尊。

今上还是太子时曾与萧家嫡支的嫡长女定亲,可惜内务府还未着手婚仪,今上就被一废至通州。

萧家见状哪肯将嫡长女嫁给今上?就连先帝的李贵妃都忙不迭地让在东宫做良娣的侄女撇清跟今上的关系,甚至亲自出面将侄女和太子的庶长子留在宫内,当面与今上撕破脸皮。

可谁料风水轮流转,熙朝皇后出真爱。

先帝到底是念着今上之母仁孝皇后的夫妻情谊,被李阁老和陈嫔(与仁孝皇后交好,受过其恩)一劝便老泪纵横,辗转难眠,再加上仁孝皇后的四十岁冥诞上触景生情,最后还是把贬到通州的今上接了回来,看着憔悴不已,身边只有一位妾室(林家大姐儿)共患难的儿子,先帝自是跟今上抱头痛哭一顿,当即将今上封为恭郡王,没过几年便恢复了今上的太子之位。

这下无论是萧家还是李家都成了整个京城的笑话。

尤其是李贵妃。

先帝复立今上为太子后便以“贵妃对自己不恭”为由罢免了李贵妃的处理六宫之权,由淑妃、德妃共掌事,陈嫔协助。

至于李贵妃那个嫁入东宫又生下庶长子的侄女。

若非先帝和陈嫔出面,今上都不愿意将其接回东宫,以至于复立后都对其不闻不问。

曾经风光无限的李良娣完全是在守活寡,连她所生的庶长子都不讨今上喜欢,甚至还不如宫女所出的庶次子体面。

李家尚且如此,退婚的萧家也好不到哪儿去,甚至比李家更像个笑话。

若是萧家在今上落难时坚守婚约,那么萧家的嫡长女就是下一个仁孝皇后,既不会背上见风使陀,背信忘义的名声,更不用和李家一样在今上登基后担惊受怕。

可这跟林家又有什么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