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1 / 2)

鲁肃到底是江东臣子,周瑜都不说话,他便彻底无话了。

诸葛亮静静与阮卿对视片刻,轻轻一笑,“阮……主簿所说不错。军中无戏言,这军令状合盖签下。”

好,签就行。我要的不是你这军令状,要的是你一定会去借箭这件事。阮卿心里快活想着。

“好。”周瑜起身,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来,置酒相待,手捧酒杯来到诸葛亮面前,殷切道,“待军事毕后,自有酬谢。”

孔明呵呵笑着,“今日怕是来不及了,明日开始,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去江边搬箭。”说罢,饮了杯酒,别有深意的瞥了阮卿一眼,随后辞去。身后衣角摇摆,飘飘然然,好像不受任何束缚,即刻登仙而去。

见人走了,鲁肃这才带着责备的看向阮卿,“慕尔你这……”

阮卿双臂抱胸,看着对方渐渐变小的背影,道,“签这军令状,又不是我一人主意。”说着,他转身,对着周瑜,“大都督也想看看诸葛亮的真本事吧。若不把人逼急了,又安能看到呢?”

周瑜轻嗤一笑,不置可否,“我自吩咐下去,军匠等人,应用物件,他要什么便许他什么,免得到时别人说我江东欺人。子敬,你可再去探他虚实。”

“你们……”鲁肃看了看二人,长叹一声。罢了,是他把诸葛亮领来江东的,最后这老好人还得他来做。

鲁肃过去,少不了又被诸葛亮抱怨一番,先让他心怀愧疚心后,诸葛亮又要了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人,分布两边。并请他勿告知他人。

鲁肃是赞军校尉,这些事对他来说并不算难。

回去后,只推脱说,“孔明先生不曾要箭猪,翎毛,胶漆等物,他说自有道理。”

周瑜大疑,阮卿却心里清楚,在一旁默不作声,心里自有盘算。

鲁肃私拨快船,尽皆齐备,等诸葛亮调用。第一日不见动静。

待到第二日夜里,江边寂静,孤月挂空,波光粼粼,光线幽幽,一道消瘦的黑影潜入群船中,举止鬼祟,生怕惊动旁人,许久后才出来,慌张看四周无人,这才飞速离去。却不知这一切早被站在高岗上一人看得清楚。

月光落在那人身上,手中羽扇洁白泛着冷光,面如冠玉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笑意,如在九霄云端的仙,看人间荒唐。

待到第三日,阮卿整人都显得格外亢奋起来,不断来回渡步,帐内灯火不灭,待到四更时分,帐帘被掀开,走进一小军来,不待来人说什么,阮卿一步上前,急切问道,“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