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页(1 / 2)

“是啊,听说昏过去了一次,还是要吃,太医们都不敢去康宁宫。”

“张天师都杀了,她还能有多少丹药可吃?”

“熊兄,您以为圣上为何出此题目?”“长宁侯能敬奉龙虎山的丹药,也能寻到别的道士。皇上富有四海,难道连几个会炼丹药的道士方士都找不到?就算找不到,总还有些骗子。”

“!!!”

虽然由他们来讲课,皇帝坐在下面摆出一副学生的姿态来听,但是嘛,他们讲课的题目由皇帝定。

皇帝定下的题目在昨天送到他们面前,看的大儒们一阵挠头:【事母几谏,谏志不从】

这话简直是说的太清楚了,太直白了——我天天劝我妈,我妈根本不听!

让大儒们来以此为主题开讲,真是有些难为人。但皇帝的态度很明显,把后面那句‘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给省略掉了,但凡是个有学问的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皇帝的意思是说‘我不可能恭谨的听话,任劳任怨’。

表面上看,这样不好,不孝顺。

但是这是皇帝的事儿!不仅关系到是否遏制外戚,还关系到要如何应对服食丹药的的太后!

这么一想,皇上不听话就对了!一朝天子,万众之尊,怎么能听一个深宫妇人的话呢!

道理是道理,怎么解释道理就看人啦~

经筵终于开始了,大儒们见到皇帝走进大殿中,忙迎上前行礼:“吾皇万岁。”

朱见深今儿是来听课的,也客客气气的还礼道:“诸位先生不必多礼,今日不论君臣之分,只叙师生之礼。”

内宦们站成一排,挡着侧门到屏风后的这几步路,老先生们连忙低下头不敢细看,只看到他们挡不住的地方,清清楚楚的看到一件雪白曳撒飘了过去,还有环佩叮当之声。

女人穿男装实在是不像话,可是谁也不能说。

众人一一坐定,经筵要仿古制,都在地上铺了席子,席子上摆了另一层长条形垫子分出行列,又在行列上摆了一个一个又大又厚的软垫。这地位的区分、席子摆设的方向,选择的质地,都有代表意义,都遵守古礼。

可能摆在大殿各处的火盆不够古制。

所有人都做好准备,开始听课。

老先生们正要开课,忽然看到屏风后跑出来一个跌跌撞撞的小胖子。

又连忙道:“太子殿下。”

史官舔了舔笔尖,他本来以为今天没啥事儿可记,没想到啊~

万贞儿正趴在屏风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