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1 / 2)

万贞儿说:“是啊,真是天才。”

朱见深深以为然的点头:“你我也读书,怎么就和人家差那么多呢?”

万贞儿想了想:“可能因为我是女孩子,不能考科举吧。”

杜贞英差点乐出声来,您二位不拜名师、不考科举、也当不了官,当然是不行。即使是拜名师的考科举的人里,也只有一位于大人能匡扶社稷,力挽狂澜。更可笑的是,您二位喝着茶,吃着五香花生,坐在书馆茶楼里探讨自己为何不如于大人,于大人整日里好学不殆、兢兢业业、俭朴而刻苦。

朱见深精神振奋:“万姐姐,等我长大了,我要偷偷的去考进士,兴许我能考上状元呢~”

万贞儿笑嘻嘻的说:“那敢情好,名垂青史啊!”

朱见深想起自己每天都在看的史书,看的头晕眼花,记不清楚谁是谁,谁跟谁什么关系……他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把我中头名状元的事情写在明史里,要史官多写一些,后人引经据典的时候可以拿我比喻……锦衣夜行,白龙鱼服。”

杜贞英脑海里开了弹幕:[考进士之前要中举人,举人之前得是秀才,秀才之前是童生!]

[史官不会听你话,你又不是皇帝!]

[锦衣夜行和白龙鱼服不是这个意思!]

[唉……]

朱见深揪着她头发——万贞儿尚属单身,因为女官身份可以庄重简练的梳一窝丝戴狄髻,也可以像少女一样把一部分头发梳个发髻,另一部分垂在背后用丝绳系住——小沂王很喜欢揪她的辫子。

悠然自得的生活过的很快,朱嬷嬷身体好了,和刘嬷嬷一起回归了一线,本来像她们这样告假几个月的人,很难再回到主子身边贴身伺候,但是万贞儿一句话,两人就回来了。

一段时间讲的是朝政和后宫故事,懒得听,到了李绩灭高句丽,朱见深连着去听了一个半月,都听完了,到了六月末,马上就要到七夕节。

朱见深坚持读书坚持了十几天,好累哦,好辛苦哦,好想休息一下!非常大方:“我看书上说,七夕佳节要拜月乞巧,万姐姐,我给你放一天假。”

万贞儿装模作样的起身福了福:“多谢~”宫女们每年都在七夕乞巧,万贞儿一直都不喜欢跟着玩,拜月的饼子很好吃,烙的巧果也很好吃,但是比赛月下穿针、比赛把针扔在水面上而不沉……这都是她的短板。

立刻开始准备,更重要的是做新衣服。

侍女们没有选择的空间,同样档次的料子只分颜色可以挑。

朱见深瞅了一眼管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