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1 / 2)

柏杨有时候会去给她帮忙,她则将裁减衣服剩下的布料,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摆设给他玩儿。

他小时候是周围所有小伙伴之中穿的衣服最漂亮最体面的一个,也是布偶玩具最多的一个,是当时众人的艳羡对象。所以从小柏杨就比其他人有更敏锐的时尚触觉,对于每个人身上穿的衣服,也更加关注。

有这样的家学渊源,柏杨理所当然的走上了相似的道路。他大学学的专业是服装设计,兼攻纺织染色等工艺,算是在继承家业的同时,又有所开拓。

但这条路走得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样顺遂而风光。

二十岁那年,柏杨才刚刚大学二年级,父母就因为一场意外去世。在外地上大学的他无法兼顾家里的几台织机,只好在处理完父母的后世之后,将之低价转给了村子里的人。

人人都以为他走出了村子,去了城市,会在那里扎根落户,不会再回来了。但柏杨却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接触的织机,因为这是他不光是一家人的生计,也是父母的留给他最后的念想。

所以大学毕业之后,柏杨在所有人的惊异之中,回到村子里,将自家的织机作坊重新买回来。

但他的野心不止于此。

花费了近十年时间,柏杨不怕苦不怕累,一有空就到处跑,利用自己的人脉推广织出来的布料,一点点的扩大作坊规模,最后将整个村子整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工厂,拥有从纺织到成衣制作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在服装行业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总算是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柏杨忽然发现自己找不到继续忙碌下去的意义了。

其实柏杨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比较惫懒的人物。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也希望自己不用操心那么多的事,只要顾好当下就行。然而他没有那样的命,父母过早的去世,让他不得不作为一个成年人,承担起自己的生计,同时去思考一些更深刻也更复杂的问题。

当忙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之后,真的闲下来反而会令人无措,不知道该做什么。

“天生的劳碌命”,柏杨听过不少朋友这样形容他。没有人相信其实他最初的理想只是继承自家店面,像母亲一样踩着缝纫机做个普通裁缝就好。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只不过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机缘巧合,总有人或事推着他选了另一条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天大地大,孑然一身,好像拥有很多,然而午夜梦回,认真的思索,却发现自己似乎还是什么都没有。这是人生中最难熬的一个阶段,好像一条路走到了尽头,但是终点什么都没有,空寂冷清,不确定是否还要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