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1 / 2)

陈明瑾回想一番,不由十分惭愧道,“听柏兄所言,的确如此。想来世人以讹传讹,竟至三人成虎,真可叹也!既然如此,我这里倒有几个人选推荐给柏兄。只是有一点,却要说在前面。听闻薛家在京中亦有亲眷,若是将来散馆时,能得一封荐书,就最好不过。”

他是不通庶务,但不是书呆子,这些规矩自然都知道。这会儿开口,倒有几分提醒柏杨的意思。

柏杨点头道,“这是自然。”

陈明瑾推荐的,自然都是跟他颇有些交情,且于这些事上有些造诣的人。他将名字告诉给了柏杨之后,也承诺会修书给他们说明情况,问问谁有意于此,以免登了门却请不到人。

最后答应去薛家坐馆的人有两个,柏杨便将两人的名字都送去给了薛蟠,让他自己来挑。毕竟有时候,挑老师也要合眼缘,让薛蟠自己来选,想必效果会更好。

然而薛蟠那里得了名单之后,知道柏杨在为自己的事情操心,心下大喜。一思量,索性将两人一起请了来。

听说了这种土豪行径,柏杨也只好一笑置之。

……

柏杨准备要搬家了。

他新置下的染坊在城外,之前多半时候都在外头也就罢了,如今回来了,每日里城里城外的跑,许多时间浪费在路上,颇为不便。且这个院子本也是租的,当时就想着住不长久。

如今柏杨在苏州也算是有了一份家业,便打算要在这里安居了。所以想着在城外染坊附近买一套院子,方便往来。反正那里的房屋便宜,花费不了多少钱。

周围四邻听说柏杨要搬走,直如晴天霹雳一般。

自从柏杨搬到这里,与邻里十分和睦。他这样容貌俊秀的年轻男子,周围的男男女女谁看了心里不喜欢,不赞叹?纵然知道柏杨这样的人物他们攀不上,所以也没人提过做亲的事,但就有这么一个人住在附近,每日看看也好啊!

更不必提柏杨为人大方,经常有各种东西分送大家,为人又谦和有礼,有时候还能同他说上几句话。

就是周围住着的大娘大婶们,从柏杨搬来之后,也和睦多了。毕竟大家凑在一起,总免不了要说说他的好处,既然说到了柏杨,自然不好再横鼻子竖眼的,否则岂不唐突了他?

如此一来,时间长了竟也有了些邻里和睦的气象,倒让这一坊的里正也对柏杨高看一眼,平日里颇多照顾。——譬如柏杨之前问过落籍的是,他就答应了到时候帮忙去跑。而且柏杨年满十五,按理说成了壮丁,就该摊派徭役了,但里正帮他报了个病重,有街口医馆开出的证明,事情倒也顺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