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1 / 2)

林橘道:“崽崽,你既然现在问我,不就意味着心里已经有主意了吗?”

阿政愣了一下,吩咐道:“来人,先把郑国押解下去,等过些日子再做处置。”

禁军上前把郑国带了下去。

阿政问那个禁军头领:“朕听说,除了郑国,你们还带回来一个人,是谁?”

于是那个倒霉的被派去监视郑国的秦国官员被带了进来。

他一进殿就哭喊冤枉:“呜呜呜,王上,臣不知道郑国是韩国细作啊,臣与此事无关啊王上。”

阿政被他吵得有些头疼,这到底是谁选出来的活宝,他厉声呵斥:“给朕住口——”

那人立刻就闭了嘴,鹌鹑似的缩跪在那里。

“朕问你,郑国在修渠这件事上表现如何?”

那人刚要哭喊,看见王上的脸色,一下子就蔫了,唧唧歪歪地为自己辩解:“那个郑国最会伪装,整日跟着劳役们下工事,测土方,算高差,若不是这人伪装得这样勤勉狡猾,臣一定早就能看出他是韩国派来的细作了。王上,臣真的和细作这件事没有关系啊!……”

阿政没等他说完,继续问道:“那你觉得郑国将关中渠修得如何?”

这人愣了一下,苦恼道:“大体上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郑国乃是韩国细作,谁知道会不会动些歪脑经,王上,臣……”

“好了,你先回去吧。”阿政赶紧让他滚。

了解完郑国在修渠时所做的事,阿政对此事也有了大概的判断,若是春汛之后水渠通畅良好,那便让郑国继续修渠吧。

他吩咐身边跟着的郎官:“给蒙武将军回复,让他们尽快平定韩都,顺便把郑国的家人找出来送到咸阳来。”

“是。”

半个月后,蒙武镇守边城,蒙恬王翦带着受伤的蒙骜将军得胜而归。

攻下韩国这样的大喜事,自然值得庆贺。

阿政早就命人去雍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王太后,请她回咸阳参加庆功宴。

谁知派去雍城的宫人回来禀报,说王太后这些日子病了,身子不舒服,恐怕无法即使赶回来,只让人带了赏赐的礼物回来。

阿政对赵姬还存着一份慕孺之情,听说赵姬病了,连忙让宫人带着精通医术的侍医前去。原本阿政还打算亲自前往雍城探望,但跟着回到咸阳的赵姬身边的宫女却说:“王上莫忧,太后娘娘只是因为这些日子天气忽冷忽热,衣物饮食不当,这才有些不舒服。娘娘特意嘱咐奴转告给您,切莫为了她放下国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