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1 / 2)

流亡者是一只组曲,琴曲贯穿了整本小说,音乐代表了什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解释。但我心想,四月老师在这本小说里想要阐述的,永远是生命,是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是自由与尊严!”

“……看到结尾钢琴家多次努力,却没有救下帮助了他的军官,那一刻我真的很讨厌四月老师写下这样一个结局,可这个结局又那么现实。因为一个平民百姓既发动不了战争也阻止不了战争,更谈不上对战俘的营救。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这么讨厌这本小说,称得上厌弃…是因为四月老师把事实写了下来,于是身为无能为力之人的我,对此感同身受了……”

“我不是经历过战争的人,但我是经历过灾难的人,或许我大概能懂钢琴家一家人的感受。几年前轰动北海道的爆炸案后,家里的工厂被不知名东西摧毁,工人离奇死亡,赔了好多钱……从原本安康的家到一贫如洗只在短短几个月,同样的成为流亡者,同样的无家可归,但家人都在,我们终究熬过来了……

……

唯一能说的,大概就是,没有什么比亲人朋友在身边更重要,一家人流亡失所,一无所有的时候,拥有的只有彼此,那就是我们活下去的全部动力。”

“……”】

网络上除了很多关于小说的讨论,似乎在这限定的一天,关于《流亡者》的负面言论全都消失了一般。

但这回四月老师不是那个被讨论的主题,接着发声的,是一篇接着一篇的报导和质问,感慨和陈诉,讲述着八年前的那场大战,讲述着这几十年里发生的许多桩惨案……

第118章

关于这件事,显然无数人都深有同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谁能没遇见过一两件奇怪的事情或者听说过某些传闻:

【“你们既然说《流亡者组曲》里面的史实是假的,那就拿出真实的证据来反驳啊!你们为什么不敢公布呢?就好笑了,这么多人说不符合史实,也没见有什么人发布真正史实,市面上连一篇战争的相关报导都找不到!”

“邻居是参战士兵,住在2平米的出租房里,且不说战后政府没有任何补贴,他心理上有很严重的毛病,每天都要靠吃药入眠,只有一个战友在帮忙和接济……”

“那个北海道爆炸案的凶手至今还没有抓到,真的是爆炸?官方给不出任何说法!”

“我家在沿海小镇,有一座后山被轰平,完完全全地轰平,第二天媒体报导说是台风过境……”

“给大家讲个笑话,战争打了好几年,结束只花了一天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