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1 / 2)

【然而主角是软弱的,他只是个钢琴家,音乐在战争时期如此廉价,高尚在战斗中不如强盗的尖刀。

他从未反抗……

他该怎样反抗呢?用拳头对向木仓口,用父亲的小提琴和军人的刺刀对砍吗?

隔离区的人民选择了沉默,直到敌人变本加厉,不管是孕妇、孩子、老人,都被用木仓顶着,逼上了一辆辆有去无回的火车……

战败的人民被赶紧了集中营,那里有毒气、人体研究、没有预告的死亡……】

也许主角之所以是主角,只是因为他活下来了,因为他有绝佳的运气和顽强的生存希望。因为男主角的音乐,他被他的叛国者朋友救了,侥幸逃生。

为什么会有人选择救下音乐呢?时梦或许有一点点见解,但没有在小说里明确写出。

她也没过多描写这辆车到了哪里,只略微提及集中营的现状。

她觉得不需要多做叙述,因为结果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钢琴家的父母,兄弟姐妹,再也没有回来。这里成为了一座空城,遍地废墟,寸草不生。

钢琴家成为了这座城市里的老鼠,在其间苟且偷生。

终有一天,躲在一处废弃楼房中的他被敌国军官发现。

军官用木仓指着他,黑洞洞的木仓口下,平民请求一架钢琴。

于是他在临死前为对方弹奏了一曲钢琴曲,也是他逃亡的六年里,第一次弹钢琴,从生疏到熟练,从轻缓到急促。

……

在城市深夜的废墟里,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嶙峋的流亡者,在敌军首领的陪伴下,弹奏着一支叙事曲。

不知为何,这位军官选择了放过他,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他多加照顾,直到援军到来,直到战争的结束。】

战争结束后会发生什么呢?

时梦只写了两件事情。

【战后,救了他的军官流亡他国,最终被处死,钢琴家多次辩议,终于无能为力。

钢琴家又回到电台工作,再次弹起了钢琴。】

时梦修改到了小说的最后一页,这个故事是如此的冷静,她没有再往里面添加细节。

她原本想叙述异能下的战争,但她最后只写了一个钢琴家的苟且偷生,以及和他相遇的、许多个平民逃命的故事。

一点也不英勇,一点也不抗争。

她没有过多的讲战场,但这场战争却横跨了六年,许多人的一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