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1 / 3)

案牍劳形,日夜不辍,无人能知道,这两人将会在未来成就怎么样的一场千古绝唱。 ------------------------------------------------------- 温如瑾将“大运河”的雏形定下的时候,陇西旱灾,南疆涝灾接踵而来。朝廷国库空虚,好在边关与其他民族互市的策略已经开始实施了,因此边关地区给国库上缴的银子终于不再是凑活的了。 温平基如今在民间的声望极大,在边关的某些子民心中,太子的地位甚至超越了皇帝的地位。因为太子殿下不仅体恤百姓,减少税收,且态度强硬地要求朝廷派遣农事上的大能与医术高明的医者前往边关,一边是研究如何提高边疆缺水地区农作物的产量,一边是给边疆子民们医治病体。 太子殿下心中,无论男女,不论老少,一律平等。他公正严明,赏罚分明,用人不问出生,只求有真才实学。且太子殿下亲自练兵,与将士同吃同睡,时不时亲自监督“全民皆兵”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一旦战争到来,重镇子民要如何利用熟悉巷道的优势实行“巷道战”。 温平基的忙碌不下于温如瑾,父子二人如今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来用。 在边疆民众的心中,太子殿下和皇帝陛下那都是天神转世,皇帝陛下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北辰帝君,太子殿下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不可撼动的储君。别说是其他宗室子弟因为太子不在帝都而蠢蠢欲动了,就算是皇后再给温如瑾生一个儿子,那也不可能撼动的了温平基的地位。 若是谁想要抢他的皇位,那边疆的百万守将首先不会答应! 太子殿下贤德之名远播四海,在温如瑾的“鼓励前往边疆支援,到我大铭需要的地方去”政策和口号之下,无数能人异士,包括读书人,商人,工匠们等统统赶赴边疆。欣欣向荣,日益兴盛。 可是,在温如瑾纠结着如何在治理天灾的同时,且不延误他挖大运河的计划的时候,皇后明璨所纠结的事情却不是这样的。 ------------------------------------------------------- “太子殿下,宫中来信。” 温平基刚打算出去查探一下如今城内的情况,闻言脚步一转,又回到了屋内。 他拿过来一看,发现果然还是两封信,一封是父皇的,一封是母后的。 温平基心中一动,忍不住高兴地笑了一下。 他的心腹见状也忍不住道:“果然还是远在帝都的皇上和皇后娘娘能让殿下您露出点笑来。” “胡说什么,难道本宫之前没笑过吗?&r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