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2 / 3)

,东面是山林,西面有河谷,北面一片茂密松柏,隐见炊烟升起,雨中烟气发青蓝色,恰如东山半坡浮起淡淡云岚。

这一路未见人气,和尚便循烟入林。落雨扑簌,击打头顶乔木,深林传来几声哀哀鸟啼,也不知是何处迷家的燕雀。

汲汲而行,未几,禅心斋到了林中人家屋前,却是一方农家院落,木屋一间,茅屋一间,前院种菜,后院蓄畜,周围一圈木桩矮篱笆,门前拴住一条老狗。雨势不歇,院中泥水流淌,有公鸡一只,呆立雨中,不做稍稍动作。

和尚站定五步开外,朗声叫门。

那木屋走出一男子,青年健硕,赤膊赤足,见和尚来,便问,尔何人,从何来,往何去?

禅心斋便答,区区出家人,无所来,无所去。

男子闻言喜乐,上前开门相邀,入屋内,其人家徒四壁,一桌一床,短椅二把,仅此而已。

和尚解下背篓,掀开缁衣,抱出小孩儿来。

男子见状怒,一把搦住和尚衣襟,厉声问:“此乃何家小儿?汝可为窃子贼?”

“非也,乃贫僧弟子,相救于危难之际。”禅心斋俱以告之,男子息怒展颜,便请和尚入座。

雨打窗棂,声如沙语,隐约炊烟飘来饭食香气。却是那草屋里有人下厨,锅铲碗盆轻敲击,更有疏朗歌声。

不多时,门外有女子呼声,门开时进来一年轻妇女,双手托着案几,见和尚上座,便笑问客从何处来,俱答之。

女子摆开饭食,一只蒸腊鸭,一盘野菜糍粑,一碗豆角雪菜汤,另有一壶黄酒,温过了,热腾腾冒着酒气。

男子斟酒自饮,老和尚取一块糍粑,正待要喂食小孩儿,女人却伸手抱过婴孩,嗔道:“这样小娃娃,如何能用糍粑,也不怕粘坏了食肠!且稍待,余去蒸一碗蛋羹来。”

“有劳施主。”禅心斋便自顾嚼食糍粑。

男子请和尚用腊鸭黄酒,和尚微笑不语,垂首低眉,不稍稍觑那鸭尸一眼。

男子再请,禅心斋只是摇头。

“大师莫非用不惯乡野饭食吗?又倘是瞧不起贱内厨艺?”

“和尚不食肉,粗茶淡饭亦是人间珍馐。”

“好没道理,此乃三净肉,往常路过的大小和尚都不曾少食一口,偏生你来此惺惺作态?”

禅心斋便答,“和尚不为作态,只曾立誓,凡有情众生,吾不食。”

“怪和尚!”男子笑骂,连连斟酒,大饮三碗。

少顷,妇人推门入,雨淋淋湿透衣衫,却端上一碗鸡蛋羹,金灿灿,黄澄澄,腥香扑鼻,取一柄木勺,慢慢喂了那小孩儿。

饭毕,男子穿戴斗笠蓑衣,提一条竹子鱼竿朝北去。

日暮西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