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十六章 4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

第十六章 4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2 / 3)

,各级部队在全省内缴获了大量的九四式卡车,已经初步达到了装备自行火箭炮的标准。

虽然本子的卡车质量不如吉斯6,但减少工字型导轨式定向器的数量也勉强能用,全当给后勤部军工区减轻点压力。

看着围在新武器附近转悠的大佬们,黄河清了清嗓子继续介绍道:

“这玩意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高效、便宜且耐造,各级部队的普通炮兵稍加培训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想必大家也看到了,自行火箭炮相比传统的牵引式身管火炮,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到逆天的火力投送能力,单台10秒就可以发射十二发火箭弹。”

“而且它的威力也很大,毕竟不用考虑膛压就可以多装药。”

副总指挥等人虽然不是炮兵出身,但他们要么是上过演武堂,要么就是正经军校毕业,自然是知道黄河说的膛压是怎么一回事。

正常火炮是通过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使得炮弹发射冲向敌人。

哪怕就算是一战前的老式火炮,炮弹在出膛前都要承受巨大的力。

为了保证弹药本身不变形破裂而原地爆炸,制作时就必须用厚重的钢铁包裹住内部的战斗部,从而形成一个坚固且稳定的结构。

这就是为什么炮弹的外壳通常用金属材料制成,就是因为要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极高的压力和温度。

上述的流程,必然使得炮弹皮厚馅小装药量低。

就拿联合舰队的旗舰大和来举例,该战列舰主炮发射的三式高爆弹重达1360公斤,可内部的装药量也就67.5公斤左右。

哪怕是高卢鸡的各口径火炮,也不能违背这个原理。

可火箭弹不一样,由于它在飞行的过程中逐步加速,所承受的力要比炮弹发射时小很多,所以皮薄馅大多装药肯定没问题。

在黄河介绍4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的各项数据时,大佬们也在头脑风暴讨论新武器各种应用的可能性。

其中最为认真的就是师长和旅长,毕竟下一阶段对驻蒙军的战斗,二人可是要直接上前线指挥部队。

现在多了一款很适合在草原使用的装备,他们当然十分上心。思索片刻后,师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我看来,这个自行火箭炮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我最看重的是它的突然性和机动性,最担心的是精度和后勤压力。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时机,还是要看地形和敌人的阵型。”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新武器都是好东西。”

此话一出,黄河与钟临十分赞同地点了点头。装备是他们二人主导开发的,师长说的那些他们肯定都明白。

炮战嘛,打的就是突然性,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