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织明> 第一百一十一章:永宁伯,何日进京?

第一百一十一章:永宁伯,何日进京?(2 / 5)

,请求崇祯皇帝一定要严惩张诚。

他们更是直言:“若不严惩永宁伯,天家颜面何在?”

可他们的这番举动,非但没有博得崇祯皇帝的同情,反而触怒了崇祯皇帝。

严厉苛责的圣旨,随后就直送入大同和太原的王府之内,语气竟比对张诚等人更为严厉,斥责他二人对下管教无方,致使府中内侍与官员掺和进走私通奴的生意之中,才生出这诸多事端。

若论起“天家之颜面”,那也是被他们这些人给丢尽了的,如今这样,纯属他们咎由自取,崇祯皇帝更是严令他们闭门思过,两年不得出府。

此外,崇祯皇帝还下了圣旨,命永宁伯张诚将宣大三地抓捕之各通奴奸贼逆臣,一律押解进京,交由三法司会审,谳定其罪。

一系列的圣旨下达过后,崇祯皇帝与朝廷做出了反应,也算是给御史言官们一个交待,永宁伯张诚擅捕通奴奸商一事,到此也算是告一段落。

虽然仍是有许多人觉得,朝廷对永宁伯的处置,可谓是雷声大而雨点小,除了降级,就是罚俸,连一点实质性的惩处都没有。

不过,他们各人的心里都清楚,这件事也只能到此为止了,难道还能真对永宁伯怎么样吗?

一旦激起勇毅军兵变,最后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人,何况,若勇毅军最后不肯往援河南,难道还能派他们去剿除闯逆不成?

东林党人也在这场风波过后,开始重新审视起永宁伯张诚来,许多人就在暗自寻思,以后又该如何对付张诚,可要好好斟酌一番才成!

…………

三月下旬时,宣大三镇各处地方都已基本恢复往日的平静。

不过,人们虽然已经回归正常生产生活,但却都是小心翼翼行事,就算大街上很难看到顶盔掼甲的持械战士,但心里上还是有些许恐慌。

时近四月,宣大诸事已定,各地除留少许兵马监督查抄产业拍卖,各营将士也纷纷归建,或是继续南下豫省。

浩浩荡荡,马队前后哨查不断,一如战时,步军各营之间,尽是大小车辆,上面都装载得满满当当,尽是查抄所得。

依永宁伯吩咐,张家口及宣府其他各处查抄所得,尽数解回镇城,待清点后好解运进京,交割给朝廷户部入库。

当然在这之前,永宁伯会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先行扣下,不会便宜了户部那帮蛀虫。

而大同、山西两地的查抄所得,除了其中一部分银子运送回镇城之外,余下银子暂时都存在当地,至于其他各项物资则悉数南运,以支持豫省剿贼战事,还有就是用来安置流民。

对于如此巨量的财富,无数人都在死死盯着,很多人私下里猜测张诚此次的实际收获,可能远不止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