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织明> 第二百八十章:能臣与枭雄

第二百八十章:能臣与枭雄(2 / 5)

这可真的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洪承畴此时对于镇朔将军张诚的担忧,未曾想日后却成了自己所为之事。

历史上,正是这一次松锦大战,明军十数万能战之军尽丧,而洪承畴本人也在松山城破之时,被清军俘虏。

然他却未能谨记忠以为国的道理,终于投降清国,从此沦为贰臣,为世人所不齿。

而崇祯皇帝当初,以为他身死殉国,下旨称赞“洪承畴节烈弥笃”,并指示“速与优旌,以慰幽忠”,此后又下圣旨,对洪承畴赐祭九坛,设立祠堂,议定谥号。

然洪承畴投降清国之后的表现也更为亮眼,他被授予“太保兼太子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之职权,清国皇帝更下旨“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

正是有了如洪承畴、吴三桂这些汉奸贰臣的冲锋陷阵,才加速了明朝灭亡,使得清国仅凭区区二十万人,便一统天下。

正是“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试想一下,若当初洪承畴真的在松山城破之际,与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等忠臣良将一同死难殉国,岂不是与他们一样。

以忠臣彪炳史册,流芳百世,又怎会遗臭万年!

…………

天色逐渐亮了起来,整个明军十数里连营,也霎时变得热闹非凡。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在谋定阶段才需要保密,甚至是欺骗,以求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然而若是真的到了战前,就再无保密与欺骗的意义。

毕竟大战将至,己方也需要进行布置和准备,不止是大军调动派遣,还有各种工事要建起来,而各类战事所需的器械,也要第一时间运抵前线。

女儿河南岸便是人喊马嘶之声,偶也间杂着大车笨重前行发出的“咯吱咯吱”声。

山海关总兵马科的中军大帐内,山海镇各营的副、参、游齐集于此,马科正在为今日的大战,作最后一番动员。

只听他对诸将说道:“各位都晓得,前次何参将所部炸了营,累及全军溃逃,本总兵在督臣那里费尽了口舌,才得了个图功自赎。

而今日之战,确是非同小可,正是我等立功自赎的良机。”

他一脸严肃的望着下首站立的正兵营参将马智勇、都司马智仁,以及游击赵军臣、包广富,都司胡忠信等将领,还有前右翼营亲将何忠。

不过,此时右翼营已经废了,自前次石门山北麓溃败后,马科便趁机将左翼营取消,而其营中留存下来的步骑官兵,也都被他吃进自己的正兵营中。

就连原左翼营都司何忠,如今也是领着原参将何友仁的一百多家丁,再加二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