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织明> 第一百三十三章:襄阳

第一百三十三章:襄阳(2 / 3)

自此流落乡野。

崇祯三年时,二十四岁的张献忠在家乡聚集活不下去的乡民,自己拉起一支队伍起事,自号“八大王”。

因他粗识些字,做过捕快,当过边军,颇知军事,又骁勇刚毅,剽悍顽强,多谋善战,队伍很快壮大起来。

到崇祯四年时,他的队伍就已经成为当时以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之一,且是其中最为强劲的一个营,由于他“身长瘦而面微黄,须一尺六寸,僄劲果侠,军中称为‘黄虎’”。

此刻,巨寇“八大王”张献忠领着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骑兵马队,正悄无声息的疾驰在从宜城去襄阳的大道上,眼看着襄阳城就在前边不足十里远了。

谷塪他突然命令麾下骑兵队伍停止前进,都靠在官道旁边的山脚下暂歇,并且严令所有人不得举火,不得发出任何声响,看护好战马,不许嘶鸣。

张献忠之所以命令大军在此停驻,只因这里已经能够看到襄阳城南门楼上边的灯火了,山脚下的每一个贼军将士心中都是兴奋不已。

但兴奋之中又不免有些担心,怕万一此次奇袭不能成功,反而会将潜入襄阳城内的那些弟兄赔个精光,所有人都静静的靠在战马边坐着休息,没有一人出声交谈。

张献忠坐着歇息片刻,便站起身看了看天光月色,差不多已是三更天时候,他大声喝道:“上马!”

一千五百人的贼军精骑立刻全部起身上马,又缓缓向着襄阳城的南城门行去,残月微光之下,夜色昏暗,若非在近前很难发现这支正在行进中的偷城大军。

襄阳府城因为贼寇大都奔入四川,此地战事暂歇的缘故,城守之事也只着重在严守府城的六座城门,对于出入的军民人等严加盘查。

但在城外各处却未曾安排哨骑侦测,即使是在城头上负责守御观望的军卒也都早已松懈下来,每夜二更过后便已无人值守了。

张献忠率领麾下骑兵驰进至文昌门外约二里远时,城中才刚刚打过三更的更鼓。

…………

即使是临近新春节庆的时候,三更时分的襄阳城内显得十分冷清,这都是因为谣言四起造成的,人们都无法辨别真伪,但恐慌的情绪却早已在暗中蔓延。

突然之间,襄阳城内承天寺附近火光乍起,接着就是襄王府的端礼门附近也燃起大火,随之在文昌门内更是火光冲天而起。

大街上一时间人声鼎沸,许多地方都有人狂呼大喊着“道台衙门的标营哗变啦”的话,城中军民百姓人心惶惶,许多沿街的店铺、屋舍都是点起灯,又再迅疾吹熄。

负责守御南门安全的游击将军黎民安率领着少数亲兵急匆匆奔下城门楼,准备弹压城中暴动的乱兵乱民。

他在城门洞内才刚刚翻身上马,就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