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织明> 第一百一十四章:婚期该定在何日?

第一百一十四章:婚期该定在何日?(2 / 3)

薛良清和吴有禄的势力之机,将独石口和赤城两地的守兵都纳入自己的新军。

且强行征调上北路各处屯堡城塞守备、千户麾下的骑兵来补充自己的骑营,但这些都不是李国辅关心的。

他的使命就是来实地看看张诚是否尽心王事,监视张诚好好的为朝廷,为大明,为崇祯募勇练兵。

如今,李国辅见张诚在募勇练兵一事上确确实实尽心竭力,几乎是无可挑剔,他在心中也是高兴,这趟的差事估计是错不了。

现在的他只盼望着张诚能尽快把这支新军操练成劲旅,将来寻机再沙场建功,他也就能回宫里向崇祯皇帝复命了。

想到此处,键是太监李国辅公公也是心境大好,虽连日奔波,又接连巡视步营、骑营,却未曾感到一丝的疲惫。

…………

独石口堡城参将官署后院内,张诚刚刚陪着母亲和婶娘一起用罢晚饭。

婆子们收拾着桌子上的残盘杯盏,张诚与母亲、婶娘三人已转到椒香别院东边耳房的茶室中,边饮茶边聊起天来。

“诚儿,聘书季府可是收下了,现今是时候准备纳征之礼啦。”婶娘张韩氏眼望着张诚,轻声提醒道。

张诚闻言先是一愣,过了一会,才回想起在京师时所见到的季家小姐的模样,那叫一个娇羞可人,落落大方。

他急急的问道:“诚儿确是不懂,这该如何准备,需用那些物件?”

……

张诚确实不懂这明时的婚礼程序,虽说也知有什么媒妁之言,三书六聘之礼,但细节上却也是一塌糊涂。

其实三书六聘,即为三书六礼,三书是指在过“六礼”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文书,其中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而“六礼”则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为六个礼法,其意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现在张诚已委托京师的吴家姨娘请托媒婆代为行过纳吉之礼,并向季府递上聘书,而季府也已收下,那么下一步就是行纳征之礼,递交礼书啦。

所谓的纳征之礼,又称为过大礼,古代汉族婚姻风俗,属于“六礼”中的第四礼,亦称“纳成”。

《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即表示经此仪礼后,婚约即完全成立。

即是男方在大婚前一个月时,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必须要是全福之人,约同了媒人一起前去女方家里,同时还要带齐了礼书与礼金到女方家中,而此时,女方亦需回礼。

明代的规制是提倡聘礼节俭,《明史·志三十一》品官婚礼:“纳征如吉仪,加玄纁,束帛,函书,不用雁。”

虽然大明在立国之初,朱元璋就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