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织明> 第四十一章:赤城营小旗杜如成

第四十一章:赤城营小旗杜如成(2 / 3)

各处边镇的钱粮收取与支给,由于其掌控的是最为重要的钱袋子与粮袋子,所以虽官阶不高,却是极受各方尊敬,即使督抚大员对其也是客客气气的。

除了设在镇城的管粮郎中外,在宣府各路也相应的设有管粮同知或通判,不过,如东路和南路那般,有延庆州、保安州、蔚州等地方民政税收,其收支皆归管粮通判来决断。

这北路全部都是军户军屯,所有收取的钱粮也是直接入了各处屯堡的仓廪府库,各处卫所也有权自行支取使用,但管粮通判却有监察职权,其责尤重。

何况,大明各处边镇的军屯几乎都已是名存实亡,完全无法负担本地方的粮饷开支,尤其是在募兵制盛行的今时。

所以有近乎一半以上的粮饷,要靠中央或其他府州仓廪中解来,这部分官支粮饷如何分派该如何便是完全由这些管粮通判说的算。

试想握有如此大权,又怎能不受各处军将们重视,有些会做的管粮通判们,在地方上的权势甚至不亚于兵宪大人们。

…………

张诚等五十余骑向东北方向上了官道,过长安岭堡一路向北,经雕鹗堡、样田堡等处城堡,均未行耽搁,只简单打尖用饭。

终于在四月二十五日黄昏时分,赶到了赤城堡前。

在堡南约一里多有风云雷雨山川坛,从此处可以望见东面不远即是赤城堡南校场,这校场的东侧还建有火神庙。

张诚等人无心浏览,继续前行过先农坛、龙神庙和关帝庙,直到赤城堡南面的大定门外,才驻马观望起眼前的赤城堡。

赤城堡为万全都指挥使司统领,因城东二里多外赤城山的山石,色多呈赤,清晨日光照映石上,红光漫城,故名赤城。

《明史》记载:“赤城堡于宣德五年六月置,堡东有赤城山,又有东河,其为通州白河之上游,西南距都司即都指挥使司衙门所在地万全约二百里。

赤城堡城,周三里一百八十四步,高三丈五尺,城楼四,角楼四,城铺十四,门二,东曰崇宁,南曰大定。

景泰三年都督杨洪重修包砖,天启元年增修建东关,即“东廓”,为军队集练、点卯、出征之地,又开东南隅内墙。

张诚望着南门外的牌坊上题的“紫塞澄清”四个大字,心下感慨万分,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大展抱负的地方啦。

他对陈忠等人沉声说道:“进城!”

陈忠策马向前,在城门处向守门军士出示腰牌,便有一名甲长小跑着过来,在张诚马前跪下道:

“赤城守备营下小旗杜如成参见将军,请将军稍后,小人这就通报我家守备大人前来迎接将军入城。”

张诚策在马上望着跪在地上的小旗官杜如成,只见他比城门处的那些军士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