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387章 辽东榷关

第387章 辽东榷关(2 / 3)

银子。”

想到这些的朱由校,在沉吟刹那后,看向毕自严说道:“不过山东赈灾一事,也断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须要尽快解决才行。”

一言激起千层浪。

谁都没有想到毕自严讲明这些情况,天子居然是这样的态度,关键是山东赈灾一事,还必须要解决,可是拿什么解决啊!

朱国祚、钱谦益、孙如游等一众内阁大臣,脸上流露出各异的神情,这种情况是最难办的。

说起来,从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是大明历任君王中拨内帑银最少的,即便是拨吧,也是十几万两,或者二十几万两的拨,关键是拨的内帑银子,国库还必须要偿还,不然后续就没有了。

远的就不提了,单说泰昌帝御极登基之初,前前后后便从内帑拨了几百万两,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让中枢的不少文官们,最不理解的是天子内帑,对待国事表现得很抠唆,可是到了军政上,那是相当的大方,甚至让不少人不理解的,天子守着内帑银,不是享乐,最喜欢兴建大工,这玩的到底是哪处啊!

你要是安于享乐的话,那还能找到由头上疏规谏,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摘,可偏偏不是这样。

“陛下,臣愚钝。”

在此等形势下,毕自严表情严肃,面朝御前作揖拜道:“臣实在是想不出,在此等赈灾缺额下,如何妥善解决山东赈灾,倘若内帑真的无银所拨,那恐只有叫停部分既定事宜,先行解决山东困局了。”

毕自严这位大明财相比谁都要清楚,天子内帑肯定还有储备金银,而且数额还必然不少,但是天子这样说,必然是藏有解决山东赈灾的想法。

跟天子相处这般久了,毕自严太清楚今上的脾性了。

别看年纪小,但却很具想法与魄力!

对待一些事情的态度,要么干脆就别触及,一旦触及的话,那必然会掀起大风浪!

就像廉政院彻查北直隶仓场亏空,这期间被抓多少人啊,多数不是剥皮填草,就是处于极刑,那震慑力度之强,让毕自严想到了太祖高皇帝。

“为何要叫停部分事宜呢?”

朱由校倚着软垫,脸上露出淡淡笑意,“既然国库跟内帑,都拿不出足额的赈灾银,以缓解山东困局,那为何不想着开源呢?”

嗯?

听到此言的诸臣,有一个算一个皆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们不知天子这样讲,究竟是暗藏着何意。

“眼下辽东的局势,算是基本上安稳下来了,尽管建虏叛乱尚未镇压,但朕觉得先前被关停的榷关,可以再度开起嘛。”

朱由校继续说道:“堵不如疏,从厂卫侦破口外走私一案,逮捕大批魑魅魍魉,朕就知晓一点,想靠关停榷关锁死建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