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243章 惊满朝

第243章 惊满朝(2 / 4)

一良几人,无不是心下一紧,先前天子不是没有亲临过南书房,但像今日这等举止却很少见。

感受到其他参赞投来的注视,陈明遇将所持奏疏递上,试探着询问范景文的意思。

“先放这吧。”

此等高压的环境下,也必然要明确一点,凡是外放出去的人,仕途上必须进一大步,不然谁会干这等苦差事?

“范景文!!”

该项权力不能下放,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书房必成新的党争地,这是朱由校断不愿看到的。

“下官明白。”

董应举强忍着惊意,忙低首应道。

在这里当差做事的人,一个个都谨小慎微的做着本职差事。

都不用说万历一朝,只花在黄河治理上有多少银子,就最近数载间,朝廷也没少调拨钱粮,几百万两是兜不住的,且中间还牵扯到免税等事,毕竟黄河水患一旦出现,地方必然是不稳的。

说着,说着,董应举说不出来了。

陈明遇忙拱手行礼道:“钞关与工关历年的进项、征税、税目、递解等较为繁杂,下官……”

这就是朱由校的用人之道。

“这……”

上书房和南书房的特设,使得朱由校这位大明天子,得以从繁杂性的文书中抽身,想知晓哪些事宜,只需一句话,就会有一批人为之而转,这带来的工作效率,是外朝那帮文官难以想象的。

“几千万两?”

今后会频繁出现自然灾害,一个水患,一个旱灾,要是不能有效解决,那粮食产量必受重创,这对于大明而言损失太大。

那要是刻意捞,泼天大财都能搞到。

没想到啊,在外朝那帮文官,一个个的眼睛,盯着空缺的内阁首辅、次辅之际,甚至掀起阵阵涟漪时,杨涟的奏疏来了。

先前杨涟他们去了河南,迟迟没有动静,也没有向京城呈递密奏,朱由校还怀疑杨涟他们是不是怕了。

如果杨涟呈递的河患疏是真,那过去拨的那些钱粮,董应举都怀疑究竟是修筑河堤,安稳河政了,还是叫一些人给贪了。

“臣在!”

“都看看杨涟急递进京的这份河患疏吧。”

范景文、董应举几人,在看完杨涟所递河患疏,无不心生惊意,脸上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还在加紧整理中。”

还真就有人这样做。

听闻天子所言,范景文、董应举、施邦曜、韩一良几人流露出各异神情,联想到当前的朝局,恐怕这件事情小不了。

“臣等遵旨。”

范景文撩了撩袍袖,看向陈明遇道:“此事本官自有主张,对了,此前让你整理钞关和工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