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报备(1 / 6)

仔细瞅:没错,不是后仿的,绝对是天然形成的土泌色,还带点水锈,而且非常深,渗透了整个釉面层。大略估计,至少埋了千年以上。

再看成色,贼亮贼亮,从地里挖出来的时间绝对不超过两年。

真就是从墓里盗出来的?

又看了一遍,确定没走眼,李定安暗暗呼了一口气:“大哥,类似的东西厂子里还有没有?”

“没了,就这一堆,清理库房的时候扫出来的。”

“卖不卖?”

“都是残次品,就不值几个钱,老板要是喜欢,全部拉走!”

“唉哟,谢谢大哥!”

李定安连声道谢,又认认真真的擦着虎子上面的灰。

不是说尿壶么?

“噌”的一下,雷明真的眼睛就跟玻璃珠子似的,嘀溜溜的乱转:“要不,你帮我也挑一件?”

看吧,不装傻的时候,他比谁都聪明。

但估计就这一件……

李定安没说话,把虎子递给他,又蹲了下来。

放了挺久,上面落满了灰,顺手一抹就能看清釉面:没有土泌,也没有锈色。

胎型对称,薄厚均匀,确实是纯手工捏出来的。包刮口沿、罐底,依稀可见跳刀痕,也能确定是手工作业。

拿起来再看底,就能看到一圈一圈的细纹。这是塑胚时陶轮转速过快,离心力过大产生的。和车间里看到的那些如出一辄,半手工半机械的东西。所以全是仿品,而非古董。

但要论仿真度,比那些高了不知几个档次,如果用做旧手法加工一下,这一堆完全可以当做高仿卖。

嗯,高仿?

李定安眉头一皱,又拿起了一件,看了近一分钟,又拿起了第三件。

就这样,他一件挨着一件的看,看的越多,眉头就皱的越紧。

雷明真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前些天在京城碰到杨慎的蜡斗,郎世宁的油面,更或是于谦的镇纸,哪件见他皱眉头了?

但这会,李定安的五官都挤成了一堆……哈哈,绝对捡漏了,而且是大漏!

其实压根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门卫没说错:如果当做工艺品,这些东西确实不怎么样:颜色不正,釉面不亮,灰不灰黄不黄。胎体粗糙,摸底足和内壁无釉的地方,甚至有点刮手的感觉。

但如果把它当成古董……哦不,高仿,哪哪都符合两晋时期的青瓷特征。

因为那时候恰好处于由“陶”向“瓷”转变的时期,工艺就这个水平,用现代人的目光来看当然次的不能再次。但放在当时,普通大众见都见不到这玩意,官小一点你都没资格用。

简而言之:仿真度忒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