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没想到吧?(1 / 5)

萍水相逢,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际,李定安只是稍稍惊讶了一下。

回过头,他又指了指展柜:“麻烦你取一下这幅油画!”

销售员的眼睛“噌”的就亮了:昨天就是他守柜台,也是他接待的李定安,看的就是这一件。

后面来了熟人,李定安又把画还了回来,也没刻意交待什么,他也就没在意,不想今天又来了?

而且还这么早,摆明会场刚开门,就到这儿的……

“李老师竟然对油画也有研究?”销售员登时激动了起来,又压低了声音,“这东西很值钱吧?”

“外国的文物,能值多少钱?就随便看看……”

李定安笑了笑,不动声色的接过画框。

有点沉,能感受到金属材料特有的质感,外框应该是铝合金,而且挺厚。

古代当然没这东西,肯定是后做的,但迎着光能看到画框表面一团挨着一团的牛毛纹,不但多,还很密。基本也就能推断出画框装的时间挺久,少些也有十年八年。

尺寸倒是不大,长宽都是七十公分左右,算下来差不多四平尺。透过玻璃,能够看出画布用的是细纹亚麻。

再看画:背景是一座教堂,塑形立体,结构严密,而且极其华丽:螺旋状的雕花大柱,暗金色的穹顶……不出意外,应该都是铜的。

背景色系有点偏暗,基调趋于低沉,乍一看就像暮色初临,却没来得及点灯的那种感觉。画中的人物却异常的光鲜:好似单独打了一道光束,照在了修士的脸上,不是一般的亮。

而且对比极其鲜明:白的地方像抹了粉,红的地方像涂了胭脂。

胡须纯白,没有一根杂色,脸上皱纹密布,年龄怎么也有七十以上。带着礼拜帽,穿着牧师袍,脖子里围着一圈白色的硬领。

脸上没什么表情,感觉挺严肃,但在华丽的教堂背景以及极具反差的光效下,庄重与圣洁扑面而来。

最底下右下角的位置,作者还署了名:Joseph。应该是英文,如果翻译成汉语的叫法,就是“约瑟夫”……嗯,反正没什么印象。

相对而言,李定安对油画研究的不算多,但并非不懂,他至少知道这幅画好在哪:色彩浓厚,形像立体,对比鲜明,人物生动。

他还能通过螺旋立柱、暗金穹顶、暗色系的强光黑影画法,以及浓郁的巴洛克宗教绘画风格,推断出这幅画大致出自十八世纪。

恰好就是乾隆在位时期。

这是简单点的,学油画的大都能认出来的。难的也有:除了常见的油画技法,李定安竟然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国画画法,而且不止一种。

构图用的是直线白描:这是唐朝吴道子发明的,至今都还是国画中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