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第二百九十四章 青塘后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 青塘后续(2 / 3)

破解了气疫,青塘被灭吐蕃诸部定然唇亡齿寒,共同对抗大宋。

要知道雪原之上的气疫和青塘之地的气疫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镇压,恐怕青塘各地必将反叛不断,两万大军也将陷入四面楚歌。

“而如果大宋继续派遣大军坐镇青塘,靡费颇多不说,补给线太长,长久以往难以维续,而且大量的兵力囤积青塘,西北诸路的兵力减少,容易被西夏所趁。”范正继续分析道。

满朝百官点了点头,这就是朝廷为难的地方,无论往青塘派兵还是不派兵,都会有很大的隐患。

范正继续道:“而厢兵则不然,其战斗力不及禁军,然而对于装备落后的青塘诸部却绰绰有余,派遣厢兵前往青塘,既可以厢兵沉重的负担,而且河湟谷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再此推行建设兵团,非但可以震慑青塘诸部,还可以屯田供应西征将士的粮草,可谓是一举几得。”

“厢兵!”

“建设兵团!”

满朝百官议论纷纷,大宋的确奉行强干弱枝,然而其防备的重点在禁军之上,对于武力低下,又每年花费朝廷大量钱粮的厢兵,自然是咬牙切齿。

然而厢兵乃是朝廷为了民间稳定必不可少的一环,每年朝廷只能花费大量的钱粮供养。

“诸位有所不知,三千厢兵不到半年的时间,足足开垦出万亩良田,培养出珍贵的蛔蒿,非但做到粮食自给自足,等到秋收之时,足以收获价值万贯的棉花供应军器监,一个农场尚且如此,而河湟谷地的规模堪比开封府,如果采用建设兵团,开垦农场,每年足以收获数十万担粮食,供应西北大军粮草绰绰有余。”范正正色道。

赵煦顿时怦然心动,厢兵在大宋乃是沉重的负担,而到了青塘则可以变废为宝,非但可以屯田,还可以坐镇青塘。

“而且种朴姚雄二人此次大破阿里骨,俘获了大量的牛羊,厢兵若到青塘,屯田畜牧皆可顺利推行。”范正再道。

满朝百官亦连连点头。

“臣认为此乃良策!”

这一次,就连最为保守的吕大防也被说服。

有了蛔蒿农场的珠玉在前,派遣厢兵去河湟谷地组建建设兵团,开垦农场乃是最佳方案。

“臣等赞同此策!”

百官也纷纷附和道。

赵煦见到朝堂上下达成一致,当下朗声道:“传旨,河湟谷地乃是华夏故地,今日的得以回归,特以青唐为鄯州,以邈川为湟州。”

无论是青塘乃是邈川都是青塘地名,如今已经被大宋征服,自然要恢复隋唐之时的地名,以示正统。

“官家英明!”

百官纷纷颔首道。

“传令,范正平组建建设兵团有功,特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