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仙侠小说>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303章战停又起

第303章战停又起(2 / 6)

姓能够承受的一个范围。

宋国那边也是。

其所在的九真郡,有一块红河平原,土地肥沃,不下江汉平原。

靠着这个产粮地,宋国虽然也因为战事大量缺粮,但拿着从西南夷那边掠夺到的钱财,去往南海国购买一些,也还可以支撑。

可苏国就不行了。

郁林郡那片地方,本来就多山,没比西南夷好到多少去。

再加上苏玄歌一系列暴政,在动乱、战争、苛税等等影响之下,苏国郁林郡的民生生产,早已经彻底崩溃。

根据皇城外司的勘察回报,如今整个郁林郡,已经有十余万人被苏玄歌强制迁走,安置到了该国新设的通海郡。

同时苏玄歌又从通海郡内,迁徙出了二十多万夷人,安置在了郁林郡。

这样相互移民,稳固着苏国在两郡的统治根基。

但这样一来二去,就等于苏国多出了四十万左右,无法生产,需要朝廷官府养着的人。

再加上前线苏国的十万兵马,国内的数万兵马,还有给前线运粮的十几万民夫……

诸多地方算起来,苏国大约有着七十到八十万人,是完全不事生产,完全要靠官府朝廷供养吸血,才能活下去的人。

而相对于这庞大的吸血人群,苏国真正的根基,也就是本土郁林郡的苏国百姓,在经历了一系列战乱移民之后,真正还在持续生产的,大概也就只剩下了五十万人左右。

而这五十万人,其中还有大量老幼妇孺,因为真正的成年男丁,不是被征去当兵了,就是被拉去当运粮民夫。

就靠着这五十万老幼妇孺,能生产出多少粮食,能养得活多少人?

怕是连五万兵马,都养不起吧。

所以自从苏国开战之后,该国的粮食消耗,就一直靠着从外部购买支撑。

而纵观苏国周边,楚、宋两国自己都缺粮,当然不可能卖给它粮食。

他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只有一直安宁,不兴兵戈,同样产粮也颇多的南海国了。

因此苏国在战争初期,从西南夷那边,掠夺到了第一批财富之后,就立刻派人去往南海国买粮了。

发动战争,掠夺财富,花钱买粮,在发动战争……

整个苏国,就陷入到了这样一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

也正是因为苏国的不断购粮,导致南海国的粮价连年暴涨。

直接从开始的一斤米三文钱,涨到了如今的一斤米,九文十文的上下浮动,贵了三倍不止。

在这情况之下,南海国的百姓难受,苏国的百姓也难受,反倒是南海国的粮商,赚了个盆满钵满。

短短两年,靠着楚、苏、宋三国的不断南购粮,南海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