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兰芳> 第五十一章 有些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

第五十一章 有些时候,死人比活人有用(2 / 3)

想到了一些事情。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郑信这位华人枭雄是被他的部下兼妹夫通銮·却克里夺权并且杀死的。

通銮夺权的套路与郭威、赵匡胤有点像,都是统领大军在外的时候,朝中发生政变,然后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返回朝中夺权。

赵学宁记不起郑信是何时翻车的,但是他记得郑信最后确实翻车了,而更重要的是……

郑信统治下的吞武里王朝可是有着大量华人存在的。

因为郑信华人后裔的身份,建立吞武里王朝之后,广东福建地区的华人相当心动,很多人受到他的招募,前来暹罗投奔郑信,使得这一时期暹罗成为东南亚地区华人最多的地方。

郑信在当地华人口中被称作“郑王”,在赵学宁崛起之前,属于东南亚地区排行第一的华人枭雄,另一位华人之光。

赵学宁夺取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权限之后,也接手了尼德兰建立起来的从日本到越南、吞武里的商业航线,因此与越南、吞武里王朝都有商贸关系。

因为佩服郑信的功绩,赵学宁还写过信给过郑信,试图与他结交。

只是郑信没有回信。

时间一长,赵学宁也就忘记了这回事,但是现在看到这份情报,他想起来了。

不管郑信因为什么理由没有回信,赵学宁都不在乎,他现在只在乎在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交接的这段时间里,是不是能够搞点什么事情?

据粗劣估计,吞武里王朝那儿少说也有三五十万华人,这对于兰芳来说实在是超大的诱惑,几乎不可能被忽视。

郑信如果还活着,赵学宁当然没有办法从暹罗夺取这些华人人口到兰芳来,但是如果郑信死了……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据说通銮害死郑信篡位夺权之后,因为郑信的威望太高,他不敢说自己是杀死他才夺权称王的,于是对外宣称郑信是病死的。

后面因为担心清帝国向他问罪,在和清帝国确认宗藩关系时,还自称是郑信的儿子郑华,还被不明就里的弘历承认了。

于是,这个行为被延续下去成为惯例传统,于是曼谷王朝每一任统治者都会有一个郑姓汉名。

为了掩人耳目,通銮一边封锁消息,一边为郑信举行规模隆重的国葬,把他的生辰定为重大节日,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追思活动,一直延续下去,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或许,这也是因为通銮心中浓烈到根本化不开的罪恶感和恐惧感。

赵学宁对于他们内部的争端毫无兴趣,但是对于暹罗那几十万华人,他眼馋的不得了。

再加上现在统治地区更大,统治范围更广,需要更多的人口来充实根基,因此,赵学宁开始思考该如何介入这场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