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1 / 2)

“上国使相到!” 大内殿议论间,殿外忽而传来一声尖细刺耳却嘹亮的喊话,且还有浓重的北方口音,众臣纷纷转头看向殿外,瞧见有十余人站在殿外,他们赶忙站起身,恭敬躬身迎驾。 冯可道再次诧异,大内殿中央竟摆着朱案,朝臣乃是入座议政。 他只能绕走一侧,走到王位前那巨大的黑幕帘前: “圣旨到,越国国主及诸臣,听旨。” 数十人纷纷跪拜在地,静等宣旨。 冯可道捏着金卷轴,却并不展开,而是背着手,来回踱步,以铿锵有力的声音,悠悠道: “周、显德五年,大周举兵百万北伐契丹,意图收复幽云十六州,特兵分三路,西路以代州为据,征战朔州、寰州、云州,中路以易州为据,攻伐妫州、儒州,东路征瀛洲、莫州。” “三年征战,契丹终狼狈逃窜,我大周接连收复朔州、寰州、妫州、瀛洲、莫州,十六州已收复五州。” “可惜,东蜀以为我大周分|身不暇,胆敢自立为帝,此触怒陛下,陛下倾兵南下,一举使区区东蜀灭国。”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楚国(湖南一带)仍不吃教训,陛下顺势倾兵灭楚。” “而吴国亦蠢蠢欲动,竟布兵三十万意图北上夺淮,天不遂吴愿,地震了,”说到这,冯可道也感到有些好笑: “陛下只好顺从天意,三伐吴国,逼令吴国割让江北六州,否则大军压境。” “这一路过来,瞧见越国亦满目疮痍,老身都不忍心宣读这圣旨了。” 叶秋风默默听着,上国愈发壮大了,吴国被严重削弱,好事,好事么…… 她在玉禄耳旁耳语一句,玉禄转述道: “恭听上国宣旨,臣国悉听遵命。” 冯可道展开金卷轴,朗声道: “天子昭告天下书,制曰:契丹自恃兵强马壮,几番举兵压境,窃我中原城池,辱我中原近百年,朕决议御驾亲征,收复国土以雪前耻,今不仅大败契丹,还西灭东蜀、南灭楚国,如今已班师凯旋汴梁,制令越国携岁贡、钱五十万、粮百万石进京,共赴上元盛宴。” 宣读一出,朝臣震诧,叶秋风紧咬牙关。 “臣国领旨。” 玉禄等不来阿父开腔,只得站起身,接旨,众臣也纷纷站起身,满脸都是忧心忡忡。 “幼主……”冯可道喃喃一声,目光瞄向立于玉禄两侧的叶秋风和花暮雨。 花暮雨一声“退朝”后,迎请上国使相一行就在大内殿入座,并吩咐鸿胪寺以礼节设宴。 “使相,国主年幼,尚不知礼节,吾乃越国定国公,可否我代而前去?”叶秋风开腔直言: “不瞒使相,灾劫过后,不仅吴国遭重创,我越国亦满目疮痍,岁贡拿不出那么多,即便能拿出,也将是从百姓口中压剥得来,臣国不愿以恶治国。” “嗯,你不怕触怒陛下,由你去也无妨,”冯可道淡淡一声,品了口茶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