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第231章 光有同情,改变不了现状

第231章 光有同情,改变不了现状(2 / 3)

饭。

很明显,刚才杨士奇说出的话,就是对这些教众有恻隐之心了。

但,在实际解决办法上,杨士奇完全没有感情用事,解决的极其漂亮。

只要看到白教教众那副惨样,除非是天然心狠手辣的大恶人,寻常人恐怕都会生出怜悯之心,杨士奇也是人,也不脱俗,他也为白教教众难过。

大多数人,为他们难过,也只是难过一下,这是因为没能力帮助别人,

而像朱元璋、杨士奇这样的人不一样,他们也会感情用事,但在做事的时候,并不会让感情影响他们的判断。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真正能做到关键时刻无情,理性。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盯了杨士奇一会儿,如果杨士奇只有共情的能力,那只会是个凡夫,因为共情能力并不是优点,

对可怜人太共情,自己又太平庸的话,这份共情能力会如同小刀一样,划伤自己无数次。

可杨士奇除了极强的共情力外,还有着快刀斩乱麻的决断力,这两项能力加在一起,就是王炸。

这就是治国之才必备的素质!

如果缺少共情能力,但又很有能力,这样的臣子只能算得上是能臣,因为他们都没法办法换位思考,切实的感受到百姓的痛苦和真正需要些什么,他们又怎么可能制定出让百姓国家受利的政策呢?

如果很有共情能力,但却没有能力,就像前面所说的,最后只会被困在一个叫做怜悯的迷宫之中,不断伤害自己,不断内耗。

可若是既有共情能力,又有能力的话...

“杨士奇,咱本来对你评价就不低,可还是把你看低了。”

朱元璋长叹出声,语气中有着难掩的高兴,这才是打造盛世最需要的人才啊!

现在的杨士奇已经现出光芒,而旁边的两块璞玉,早晚有一天,也会大放异彩,

朱元璋或许看不到三杨成长到巅峰那一天,

但是老朱现在可以想象到,

当这三人的完全体站在大孙儿的朝堂之上时,那会是何等的景象,

真是让人羡慕啊....

杨士奇低下头行礼。

“咱对你暂时封无可封,侍郎这官,有些人一辈子都难以望其项背,而你年轻不大,就已经到了侍郎,就先这么做着吧。”

而且,朱元璋没说的是,现任礼部尚书做得也没毛病,官职这玩意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为了提拔杨士奇,反手就把朱同踹了。

“是,陛下。”

杨士奇不骄不躁,但凡聪明人都能想明白,朱同年近四十,这是洪武朝的官员。

而杨士奇都没过二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