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高炽和高煦(2 / 3)

边疆,皇帝更加注意内部稳定,

用入伍的方式,吸纳乱民,好教他们不出去惹是生非。

至于主打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统治者,基本结局都差不多。

那如果宋朝养兵是为了维稳,对辽金等国怎么防御呢?

宋朝皇帝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撒币。

我有钱,随便撒币!

岁金?给!

纳布?给!

不夸张的说,这三项大开支,单单拿出来一个让老朱承担,

老朱能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可人家宋朝皇帝,不仅收支平衡,还能攒出来钱,

最关键的点在于,

长江以南这片地方太牛了。

随便搞搞,都是钱!

南方农业牛,

苏湖熟,天下足。

纺织业牛,

大量出口海外的织布繁锦,基本都是出自南方。

商业更牛。

盘踞着无数出海关口,

北方商人还在那一毛两毛呢,南方商人已经开始巨额的现金流了。

而在朱雄英的战略规划中,

既然国运加成给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爆发的契机,那进入蒸汽时代,第一个爆发崛起的产业就是纺织业。

蒸汽机一时半会不能量产,珍妮纺织机总行吧,

而纺织业一起来,也必定是在江南这片土地上。

战略地位如此重要,

眼下遭灾了,就算集整个大明之力,都得给这地输氧救活了。

夏原吉连连点头道,

“殿下,微臣知道了。”

“嗯,别的都不重要,人才是最重要的。

粮食没了,可以再种,人没了就啥都没了。”

夏原吉在心中默算了一下,

这两年存下来的余粮足够应对这次大灾,如果不是殿下早有谋划,

这次的天灾,极容易酿成人祸。

“殿下,如果从地方输粮赈灾的话,先调山东那边的吧。”

朱雄英有些好奇,

问道,

“这有啥说道?”

夏原吉认真道,

“京城粮仓里的米都是新粮,地方州府的米都是陈米。

辽东和草原调过来太慢,山东能走水路调过来。

咱们吃积粮,肯定从陈米开始吃啊。”

朱雄英一愣,

随后摇头笑道,

“就按你说的来吧。

先从青州府往这边调粮。”

“是,殿下!”

“去做事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