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第36章 没钱,非君子

第36章 没钱,非君子(2 / 3)

大多数情况,这些书是不可能外传的。

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

这句话一点没有夸张的成分,甚至一本经书要比千金都贵!

恨不得是一字千金!

不说别的,宋代王安石变法后,科举的专用教材变为了三经正义、四书集注,

所有的科举题目,都要用这些书来解释。

看到儒家古籍上的一句话,

你不能说出自己的理解,而是要说出其他大儒的理解,这才能得分。

而若是手中没有这本书,穷人家孩子上哪去知道其他大儒是咋解释经义的?!

这连猜都猜不出来一点啊!

这才是八股文的前身。

可以说,手上有书,才算是进了这个圈子。

这本书,比高考押题卷还要重要的多!

一来一去,

家中有书的世家子弟和家中无书的穷苦子弟,

其中差别,高下立判!

这就是知识的垄断。

清朝和明朝,看似都用八股文,其实目的却是完全不一样,

清朝统治者用八股,是要造学案,把一个个汉人读书人都变成书呆子。

好方便奴役。

那明朝起八股,

难道皇帝是要培养出一群用八股的木头?好帮助自己治理国家?

说到底,明朝起八股,象征着皇权开始向官僚势力妥协。

明朝八股,把文章格式、参照书目都定的死死地,

是谁受益啊?

肯定是谁有参考书,谁受益啊。

八股一起,穷人家孩子更不用去科举了,去了也是凑数而已。

在古代读书,从来跟穷人没啥关系,

春秋战国讲究君子六艺,

射,御,礼,乐,书,数。

就说一个御,是骑马之术,

骑马是普通人家能玩的东西吗?

对于君子的解释极多,

但是,

没人说过一点。

没钱,你就不是君子。

有钱,你才算是君子。

连马都没有,六艺都不会,人家一说啥典故你也不知道,也配称为君子?

别逗了。

老朱出身最底层,所以对于男人的话,深有感触,

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男人强拉起自家姑娘,朝着朱元璋行了一礼,便要转身离开,

“大叔!等一下!谁说女子就不能读书了?!”

一道宛若百灵鸟的声音响起,

三道倩影,背光并肩走来。

只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