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怒海覆清1852> 第七八三章 最后的挣扎

第七八三章 最后的挣扎(2 / 4)

,实际上抓住鞑子皇帝,推翻满清并不意味着华族的战争就要结束了,可以马放南山了。

事实上现在仅仅才是开始,华族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敌人比满清厉害多了。

不过能够活捉鞑子皇帝,对华族来说意义重大。

这也是董良一直希望的。

活捉,审判,通过这样的方式告别一个旧王朝,将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王朝更替模式。

以后再出现政权的更替便会延续这样的规则。

……

丰台大营外,一场血战已经结束。

清军非常错误地选择了据营而守。

董良亲自指挥教导总队和北伐纵队的一部将其包围。

然后他将两支队伍所有的野战炮和迫击炮全部集中起来,一共是一百多门火炮。

丰台大营遭受了炮火的覆盖轰炸,几乎被夷为平地。

众所周知,丰台大营是一座老式营地,并不是一座坚固的堡垒,缺乏专门的防炮设置。

董良在一群护卫的保护下走过了丰台桥。

他现在同时指挥东西两线的战斗。

其实这仗打的比董良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康老八跟在他的身后,黝黑憨厚的脸上因为兴奋而显得有些潮红。加上一双卧蚕眼,让他看起来更像是关二爷。

“元首啊,几年前咱们还在一艘猪仔船上为了活命而去拼,真没想到,才几年时间,咱们就要进京了。坐拥整个天下。”八爷忍住不感慨道。

“八爷,这才哪跟哪啊,以后咱们还可以去莫斯科,去巴黎,去伦敦看看。这次来京城,您也就算是故地重游,回头给您在皇城根搞栋宅子,以后便住那儿了如何?”董良一边走一边笑道。

这座丰台桥设计得非常漂亮,一共有七个孔。

现在是初夏时节,水位上升,但是非常清澈,可以看到随着水流向一边倒的水草。

桥面的倒影也清晰可见。

只是青石做成的桥体在水中的倒影比较昏暗,像是水墨画一般。

“哈哈哈,元首这京城里面可是无趣的很,全都是一群无聊的人。我是不想住在京城。还是福州好,每天到军校转转,我感觉自己都年轻几岁。”康老八道。

“讲真的,八爷,你觉得我们到底该将都城放在哪里?”

董良从没有跟旁人讨论过这个问题。

现在京城近在咫尺,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

“元首,这个问题,老八不是很懂,但是我觉得大明那种天子守国门,似乎非常豪气。”老八是个江湖中人,读的书不多,很多人事都是从茶馆的评书中听来的。

不过这些认识具有普通老百姓的那种朴素的世界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