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多尔衮的时间不多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多尔衮的时间不多了(2 / 3)

存在,竟然被粮食逼的都要走投无路了,吴三桂心中对粮食的重视程度是呈直线上扬。

但话又说回来了,鞑子缺粮,这不还都是他们自己作的么?

要不是清军多次入关南略,北直隶会那般的残破吗?

先是老李进京城,然后又是鞑子取而代之,接着清军驱民占房,都不知道为京城瘦了多少身。

再算上此前京师大疫,死的、逃的百姓,现如今的京城,即便增添了八旗鞑子的卷属,这人口数量也远没有当年鼎盛时众多。

京城正常运转所需的粮秣,按道理说是没有之前多的——京城运转所需粮秣和朝廷运转所需粮秣是不一样的,满清还有那么多的铁杆庄稼要发。

但是一个旗丁的禄米可以养活十几人不在话下,旗人家庭根本就用不了那么多,那这样京城大大小小的粮店就有了生意了。

而且从苦寒的白山黑水一下子来到了中原的花花世界,即便京城已经元气大伤,不比当年繁荣热闹,但依旧不知道眯花了多少旗人的眼。

拿粮食这种硬通货卖了换钱,然后去大把的消费,去买绫罗绸缎,去买好吃的好用的,也就是现在鞑子入关才没几年,还没养成风俗。而要是如原时空那般,让鞑子坐稳了天下坐稳了江山,那八旗子弟可就真了不得了。

八旗兵们待遇丰厚,生活富裕,康熙以后和平安起,自身又身处于消费水平较高的京城,崇尚奢华,婚丧嫁娶,攀比成风,那是水到渠成。而优厚的铁杆庄稼那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于是一个个追求“吃喝穿戴、规矩排场”,领到钱粮很快就挥霍空,百年光景,八旗子弟就已经变成了膏腴子弟的代名词,是一点都不稀罕。

不过那是原时空历史上,现如今八旗子弟还能不能化身纨绔子弟,化身一摊烂湖,可就很难说了。

一个粮食问题就真愁死了多尔衮。

从湖广运送粮食到京城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万幸沿途大多是水路,即便需要几经周转,损耗鞑清多少还能坚持的住。

可随着齐鲁丢失,齐鲁运河对京城彻底关上了阀门,中原的粮食要送到京城只能走北直隶的水路,中间那一次次的周转,所需的大批人力和船只,成本的增长,简直能把多尔衮逼疯!

如此根基上建立起的王朝,它怎么可能牢固?

不说惊涛骇浪打来,哪怕只是一小小的风吹草动,恐怕就已经让鞑清地动山摇了。

别看清军在淮西和赣西耀武扬威的,但其根基不稳,而根基不稳,地动山摇,这可绝不是说笑的。

吴三桂都已经开始自谋生路了,那天底下真就只有吴三桂一个明眼人吗?

怎么可能!

只不过鞑清八旗兵的‘信誉’还没完全破产,很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