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代金券,供销社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代金券,供销社(2 / 4)

所遇到的阻力了。

没办法,蒙元和大明早已经把‘纸钱’这个概念给玩烂了。

哪怕秦朗也不敢一出手就把真正意义上的纸钞发行天下。

他必须潜移默化,必须让百姓让天下人渐渐的接受纸币的存在。

所以就有了代金券,所以就有了供销社。

因为人都是爱占便宜的,供销社里的东西比市面上的价格便宜,这就是一最大的广告,可以吸引无数人涌进来。

可惜这代金券是有限的,原则上它只发给齐国公府治下的公务人员。

那些衙门里的公务人员数量再多,算上老师、医生和军兵,这数量再多对比起整个治下的黎民百姓来,那也是极少数的不是?

而且这代金券的额度还是有限的,最高也只能领取工资百分之五十的份额,且工资越高领取代金券的额度就月底。

比如说最基层的公务人员,一个月只能得两块银元,那他就能领取一块银元的同比代金券。

可有的人月工资能达到100块银元,若是还百分之五十的领取,那可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要明白一个道理,代金券发出去的越多,理论上秦朗就是越吃亏的。

而且人都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你越不叫他们干什么,那就越想干什么。

这种情况下,秦朗注定定下份额,反而更减轻了公务人员对代金券的抵触,一个个反而对之趋之若鹜了。

当然,秦朗也同时做出承诺,这代金券一样能兑换成真金白银,只不过需要在银行缴纳一个点的手续费。

同样这每月的兑换金额——从代金券兑换成真金白银,那也是有额度的。只有百分之25。

也就是你一个月的代金券需要用四个月的时间去兑换。

这虽然算是一限定,可同时何尝不是一个保障呢?

有了秦朗做出的承诺,代金券的发行就再无阻碍。

所以这供销社和代金券体系虽然刚在海州邳州乃至郁洲山岛出现不久,风头却已经就传到了淮安了。

路振飞是亲眼看着秦朗一步步从弱小走向壮大的人,他太清楚秦朗的发迹史了,所以路振飞一百个一千个重视秦朗,半分不敢小瞧。

眼下的代金券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封疆大吏,一个在宦海中沉浮多年的老官僚,路振飞几乎瞬间里就想到了秦朗所打的盘算,只不过他心中还有几分不确定。

但哪怕那种想法只有一分的可能,也足够吓人的了。

先用代金券敲开‘纸钞’这一无本万利的黄金领域的大门,用真金白银和白花花的粮食让百姓们一点点接受代金券,一点点的认可代金券。

而当所有人都接受认可代金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