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三百零六章 儒家思想的真正精髓

第三百零六章 儒家思想的真正精髓(2 / 5)

亲……

让不同阶层的人都成为一种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所以农民会‘天生’的对地主点头哈腰,小老百姓会天生的对当官的畏惧,继而就更害怕皇权了。

人的脑子里会‘先天’的生成忠君爱国的正确理论观念,不管你在实际操作中是什么样儿的。但你至少知道忠君爱国是对的。

就跟人下意识的就懂得尊老爱幼是对的,懂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等等。

如此,当统治者有了这种大杀器——社会道德意识,从而广泛普遍的影响到了千千万万社会上的各个阶层之人,在治下百姓子民心中打下了最坚实的群中基础,那皇帝老儿的统治权柄还能不牢固不稳固吗?对国家社会的治理还能不理想吗?

这实际上都已不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了,而是一个民族一个文明存在的基础。

千百年岁月里,这套东西就像是基因遗传,早早深深的刻入人的骨髓里了。

无论是古代的道德观念,还是新时代提倡的传统美德,那都能找到大量相一致的东西。

这些就是一个民族的优秀品质、一个民族的优良精神、一个民族的气节血腥、一个民族的情感和良好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这还真就是生而为人的‘真善美’。

所以,秦朗真没准备把儒学一棍子打死,而只想对其进行一次大手术,把之前的老一套改成他更加熟悉的‘传统美德’。

当然,这是一个大工程,是他最终的理想目标,是需要一步步去实现,一步步去行动的,不能操之过急。

秦朗从临清转到泉城,本身就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临清,以及整个西线,稳了。

之前被清军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的临清城,现如今已经是一座标准的军事化城市了。

城外套着几个小号的简易棱堡,然后是一道护城壕套着一道护城壕,护城壕与护城壕之间就排布着密密麻麻的碉堡。

但是与清军的土木结构碉堡不同,秦朗这的碉堡可是标准的混凝土结构。

当然,那么多碉堡不可能全是混凝土的,还是有大量的土木结构的。

只是这些个土木结构的碉堡都是些小堡,甚至是半地下式结构。

这种只露出一个顶子的小堡垒,说真的,你就是把大炮拉到百十米外,那都难打的中。

如是坑道暗堡再配上混凝土碉堡,以及外头围的一圈圈护城壕,清军想要真拿下临清,他们要填进来多少人啊?

这地儿那就是一个不会陷落的“炮塔”。黑洞洞的大炮炮口北指北直隶,南护齐鲁运河,只要临清这里安稳了,清军很难在从西线杀入齐鲁。

别说清军从半截腰里杀过齐鲁运河,真当临清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