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一百九十章 愁云密布

第一百九十章 愁云密布(2 / 3)

了换掉鳌拜、博洛两支骑兵之一,换这几千骑兵去驰骋淮扬之地,切断兖州明军的粮道……

那局势发展又当如何呢?

朱慈烺并不是知兵之人,但他脑子也不笨,人也不白痴,当一切都清清楚楚的摆在他面前的时候,那局势的困难和未来的艰辛,他可不就都能看的清楚了?

也怪不得这个才十五岁的少年煎熬成了这般模样,的确是太亚历山大啊。

更不要说这情绪上的大起大落——看看这场战事,从大悲(刘泽清)到大喜(兖州)复到大悲(刘良佐),成年人怕都hold不足,更别说朱慈烺这个小年轻了。

秦朗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这几天的风云变幻,说真的是出乎他预料。

秦朗一直以为兖州战场上的明军会拉跨呢,自身并非什么名将的料的他,只是潜意思的不相信明军的战力,是万没想到鞑子是如此巧妙的解决了刘良佐。一下子淮西的力量对比就彻底失衡了,从而影响到了淮扬的安危,影响到了兖州战场的胜负。

虽然这最终结果与他预料的相同,但这进程走势可却大大的不相同了。

所以接下的战局他还能怎么说呢?

整个战局的关键点一是黄得功能不能及时赶去凤阳,最不济他也要稳住泗州,否则整个淮扬之地的侧翼就全暴露在清兵的铁蹄下了。

冰封的运河就是清军进出淮扬的最好通道,从淮安到扬州,沿途二百余里,谁有哪个能耐能尽数堵住?

而一旦堵不住,那繁华的淮扬之地,就立马会变成一片片废墟。

二就是兖州的战局。

只要粮草补给的上,兖州战局似乎就能一直这么坚持下去。

可兖州之战的最大问题在于,当淮西被清兵盘活了之后,多铎还会不会带领大军在兖州跟明军对耗了?

如果多铎引兵转向淮西,高杰、金声桓和淮扬标兵,乃至刘泽清部残兵,可就纷纷被调动了起来。这一动可就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

而且金陵始终没有明确下一个主帅,或许他们之前是等着黄得功到位呢,后者的实力和资历也的确够镇压高杰与金声桓。

但现在黄得功分身乏术,这要还没一个主心骨,令出多门,那明军岂能得好?

朱慈烺在府上待了一下午后走了。

他此来并不是要向秦朗寻求什么支持,哪怕眼下局面里,大家谁都清楚,兖州战场的粮食转运问题秦朗军最适合接手,但崇祯不先表态,没谁会跟进的。

朱慈烺再是年轻,他也知道这个道理。

这次来更多是把公主府当垃圾桶,吐槽吐槽,随便隐隐的向秦朗表明自己态度——他对秦朗军接手军粮一事是持支持态度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