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1 / 2)

而这个人的父亲最后要起兵谋反,险些让他丧命。

所以霍政担忧的是怕景元被李承邺利用,倒也是情有可原。

钱宴植道:“嗯,我一定会好好教导他的,放心吧,凭借我在九年义务教育理的成绩,保准给他教成优秀的接班人。”

霍政见着钱宴植伸手发誓般的应承,看似玩笑,还有些吊儿郎当,可他的眼神告诉自己,钱宴植信得过。

霍政捏紧了些他的手,接着道:“朕的确与李承邺识于微时,说起来,他心脉受损不能习武,以致如今身体羸弱,朕也有责任。”

钱宴植静静地坐在他身边,只做一个安静个聆听着。

自霍政记事起,他与母亲就已经在道观中生活,说好听些道观,可实际不过是观内最偏僻无人照管的地方,不过好在有阳信侯李昶的接济照料,他们的生活倒也不至于过于清苦。

许是成长环境贫苦,霍政早慧,时常见李昶来找他们,他就会问自己的母亲杨氏,这个人是不是他的父亲,为什么不接他们回家。

“他不是。”杨氏如此回答,然后又抱着年幼的霍政道,“你的父亲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但是他能帮助我们,帮助你好好的成长,政儿,你要好好的长大,只有你活着,有出息,娘亲才有希望。”

霍政从来都是最敬爱自己母亲的人,尤其是再大一些他才得知,那位阳信侯是在自己母亲来道观的途中遭遇刺杀,得他所救。

阳信侯疼爱霍政,更甚亲子李承邺,等着霍政到了读书识字的年纪,他便将霍政接到了侯府,当做亲戚的孩子来教导读书,教他习武。

可无亲无故却如此受他疼爱,侯爷夫人自然是不信的,以为杨氏母子是阳信侯养的外室,跟阳信侯闹过好几次,每次霍政都想离开,不愿给恩人添麻烦。

但阳信侯都将他劝住,告诉他小小的年纪就该好好读书,大人的事与他无关。

李承邺年纪小,在受了他母亲的挑唆后,一次与霍政的交手中朝着霍政下了死手,阳信侯发觉了不对劲,为了救下霍政,不惜伤了自己的儿子,至此便落下了病根儿。

后来,先皇去道观为边境战事祈福,遇上了杨氏母子,这才将他们带回宫中,后来他们就再也没见过侯爷夫人,再后来先帝驾崩,霍政登基,这侯爷夫人便传出病了,后来不久便撒手人寰。

这是霍政告诉钱宴植的,他没告诉钱宴植的是每次阳信侯去道观送东西的时候,他母亲都会将他支开。

偶然一次,他甚至撞见阳信侯与杨氏在破屋里做亲密的事,但他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只是藏在心里。

而阳信侯与杨氏的关系似乎一直有所联系,就连杨氏再次入宫后,每年绿梅盛开时,杨氏都会出宫去绿梅园小住,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