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你是不是傻(打滚求月票)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你是不是傻(打滚求月票)(2 / 4)

和,不足之处是保存要精心,仔细虫蛀……”

同样的四块呢子,摆在一起,对比非常明显。

羊绒呢的摸着非常舒坦,有丝绸的触感,也泛着光泽。

羊毛呢的摸着就有明显的粗糙感,颜色也黯淡。

康熙的关注点,却是放在那羊毛呢上,拿了一块黑色的在手上,道:“这个能取代羊皮么?”

蒙古牧民的袍子,是用羊皮做的。

若是羊毛呢能取代羊皮就好了。

九阿哥摇头道:“取代不了,不过除了冬天,春秋都能用。”

康熙听了,有些失望。

他希望羊毛制品能卖回蒙古,那样的话不影响大清经济。

否则的话,规模大了,怕引发一连串的影响,如布匹价格、丝绸价格等。

九阿哥想了想,道:“就算是羊毛呢,工序也繁杂,不是寻常布匹能比的,成本高,定价也不会便宜,就不是寻常百姓能买的东西,儿子打算往江南卖,或是往朝鲜或日本销售……”

至于蒙古那边,不是主要市场。

蒙古王公几文钱一斤的价格将羊毛卖了,再花几十两银子去买羊毛呢,上千倍的差额,就算是傻子,也晓得不合算。

康熙想到羊毛加工的意义巨大,即便利润低微,只要能持之以恒,对蒙古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

他看着九阿哥道:“这回,你怎么没想着‘上行下效’?”

前几年琢磨出什么,都要御前转一圈,往后去哄抬物价卖到蒙古。

今年不往蒙古卖了,就不惦记着“御用”招牌了?

康熙心情略微妙。

九阿哥道:“这与那些稀罕物件不同,早先的几样‘物以稀为贵’,加上内造、御用也添身价;这个却是打算常销的,儿子寻思往各府都送些,到时候哥哥、嫂子们都穿了这个,流行也就传开了,一样是‘上行下效’,还有就是宫里采购这里,也添上一笔,往后春秋就能多个料子,冬天往里加上棉衬,这保暖应该也不亚于大毛衣裳。”

康熙道:“好好写了折子递上来。”

九阿哥点头,面上带了迟疑。

康熙看着他道:“有什么难处?是羊毛不够了,还是染料出缺,或是织工人手不足?”

他每次南巡,织造衙门跟织造衙门下的织场都去的,知晓大概情形。

九阿哥道:“您也晓得,眼下通州织场才起步,想要完善、顺畅运营下去,也得可靠的人盯着,儿子想要问问金依尧能不能革职留任,他是金依仁的异母兄弟,兄弟感情寻常,分家时也吃亏了,要不是看在他是李家跟曹家的联姻纽带,金依仁都不会提起这个人来。”

康熙看着九阿哥,道:“曹家跟你请托了?”

九阿哥清了清嗓子,从袖子里掏出礼单来,双手呈上。

康熙接过来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