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三百零一章 教养不当(第二更求月票)

第三百零一章 教养不当(第二更求月票)(2 / 5)

的安郡王。

看到八福晋素净妆扮,神色恭谨,再没有之前的自信与骄傲,安郡王火得不行。

他们这一脉,可没有坐视骨肉挨欺负的传统。

听说了八阿哥携妻侯见的缘故,他立时打发人出宫叫去弟弟僖郡王与吴贝子。

不管兄弟之间关起门来如何,对外却是统一立场。

尤其是对郭络罗氏这个外甥女的问题上,

当时阿玛去世前,曾与他们提及,要学正红旗。

礼烈亲王子孙齐心合力,几个亲王、郡王府互为犄角,就是皇上也不能轻动。

他们兄弟生得晚,没有军功,身上爵位都是恩封,变数太多,结亲帝系,往后多个皇子互相扶持,就能将王府更好的传递下去。

如今,这算什么?

皇子贵婿的力没借上,自家这一门就接二连三的降爵丢爵。

同母四兄弟,原本是一个亲王世子,两个郡王,一个贝勒。

等到阿玛去世,自己这个亲王世子居然是降袭郡王。

老三的郡王,老四的贝勒,都降成了贝子。

今年三月里,老三的贝子也夺了。

安郡王早憋了一肚子的气。

如今这是什么意思?

质疑安王府的教养?

皇上这要教训的是八福晋,还是教训抚养八福晋的安王府?

少一时,僖郡王与吴贝子都到了。

于是,等到上午处理完政务,轮值的大学士、尚书退下去,康熙想起了八阿哥夫妇时,就晓得了安郡王三兄弟递折子请见之事。

康熙的脸色,一下子就难看起来。

他拿着那个请见折子,在署名的地方看了好几眼。

两个郡王,一个贝子!

一个袭封,两个恩封,寸功未立。

如此隆恩,还嫌不足?!

这是因为他太宽和了?

不过康熙依旧是拿起毛笔,在折子上写了“准”。

他倒是要听听,安郡王兄弟会如何狡辩。

护短护到御前,这可不是安王系的头一回。

早在太宗朝,安郡王的祖父阿巴泰时为贝勒,受制于妻,两次拒绝太宗皇帝指婚,不肯将女儿嫁给蒙古藩王。

王公大臣给阿巴泰妻定了死罪,阿巴泰力保,最后只是罚银了事。

指婚之事也不了了之,太宗宽和,允他们就近嫁女。

阿巴泰之妻依旧不干,冒着大不韪,行巫蛊事,想要靠着巫蛊占卜给女儿择婆家所在。

巫蛊为皇家禁忌,后被人告发,阿巴泰妻女论死罪,阿巴泰被判革爵。

结果太宗宽宏,赦免了其妻女,也没有革爵,只罚了一千两银子。

阿巴泰还有个女儿,与蒙古台吉结婚后傲慢无礼,无视丈夫,被告到太宗前。

他依旧是护着女儿,训斥女婿,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