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人在北宋,从拒做驸马开始> 第三百零五章 蔡家大会,儿孙官途

第三百零五章 蔡家大会,儿孙官途(1 / 3)

王黼被罢了。

老太师蔡京又重新走到了政治的前沿,这一次的人事调动,多少就有些让蔡鞗意外。

太师府之中,蔡京坐在上首,看着眼前在家的几位儿子。

长子蔡攸,已经位居少宰,虽然靠的是溜须拍马的功夫上去的,但是一样是为官的技巧,曾经的蔡京也是靠着这个套路上位的,只不过没有他的这位儿子更为彻底。

三子蔡翛,秘书丞,目前正准备调往礼部担任官职,因为此次辽国使团的事情,暂时搁置,诸位主要的是这位是当初看到自己父亲大势已去,投靠了兄长蔡攸的人。

四子蔡绦,多为蔡京幕僚,在蔡家许多事宜,蔡京都会与其商议,最为光辉的时刻就是蔡京在第四次复相的时候,因为年老无法事事躬亲,执掌之事更是多由其批断,风光一时,险被两位兄长所害。

五子蔡鞗,饕餮遮面,以待制巡检京东西路四州,升总管,擢正将,使金国,说辽国,以另外一从身份任枢密院都承旨,圣恩隆宠天下少有,除王黼连升八阶外,也是大宋独一份。

老六老七老八,三个小屁孩尚未参与朝政,也参与不了眼前的这等具有大意义的家庭会议。

长孙蔡行,殿中监,为人处事颇受赵佶喜欢,既有后来关于《蔡行敕卷》的瘦金体墨宝流传于世。

至于其他的孙子也都在太学读书,日后成就绝对不低,过个三四年,就要完成“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学士。祖孙连三代,学士十一家”的壮举了。

如果北宋不亡,蔡家绝对会有更多的进士和学士。

至于文采与才华,别的不说,就是蔡家已入官场的四子而言,除了老大徒有其表但是也绝非泛泛之辈外,多少混个知州之类的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几个都是老大不小了,如今各有各的官途,就连行儿,现在都做到了殿中监的位置,咱们蔡家迄今为止,你们凡是入仕的都已经是学士了,所以我倒是不指望什么了,蔡家的这颗大树迟早是要倒的,但是在倒之前,你们可要想好,是要分家还是合为一处。”

蔡京看向了蔡攸,他又开口道。

“老大,你现在是少宰,位高权重,你以前不学无术,但是却也聪慧,学东西却只学其表,不明其意,虽能做做表面文章,却无法深入探究,虽然奉迎官家,是一条升官之道,但是他同样是一条灭门之路。我现在老了,对于外面的那些歌谣,自然也是多有耳闻,打了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你们的父亲老了,给你们铺的路也差不多了,蔡家的恶名是注定的,也是我无法弥补的,我们作为臣子的,可以为了让官家高兴,无所不为,也可以为了自己的腰包,步步危机,所以老大,此次虽然我再次为相,但是却不久矣,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