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四百零九章 拜见韩非(二)

第四百零九章 拜见韩非(二)(1 / 3)

“我知道,秦国攻灭韩国,韩子心中耿耿于怀。入了学室,故意改变生活习惯,晚上活动,想要消耗秦国的灯油。只是,仅凭韩子一人,又能消耗多少,不过是秦宫中少点一盏铜灯罢了。” 韩非乃是法家集大成的人才,文笔一流,论证有力,著述颇多,非常高产。另一方面,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韩非的才气,主要在于著述,口头上的辩才和施政之才,就差得很远。 可以说几乎没有。 “韩子心怀故国,可又主张天下归一。韩子扪心自问,要想实现天下归一,韩国长存,那韩国可有变法图强,北攻燕赵,南伐楚国,东灭魏齐,西吞秦国的能力?” “当今天下,七大战国,除了秦国,还有谁有能力兼并天下?” 韩非晚上正常活动,白天本来是补觉的时间。蒙恬前来,没有等他休息好再进来。这个时候,韩非睡眼惺忪,头脑昏昏沉沉。蒙恬的话,似乎带着某种异样的魔力,不住地向他脑海里钻去。 “你说的出错,韩国确实没有实现兼并天下的可能。” 韩非师从荀子,学成归国后,满腔雄心壮志,意气风发,一心实现李悝、吴起、商鞅的功业。 那时,韩王安听了韩非的变法主张,口里称好。韩非等来等去,韩王安却没有任何实质举动。 现在想来,年轻时候的主张,实在过于理想。 一国变法成功,谈何容易。不仅需要内部的变法意愿,老练的变法家,耐心的国君,更需要安定的外部环境。 韩国地处天下通衢之地,列国必争。秦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韩国强大起来,脱离掌控,只要一场战争,韩国不管怎么变法,成功终将付诸流水。 “《六韬》中有言,天下,非一国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七大战国,韩国为一,何其小也。韩子不心怀天下,而心心念念不忘存韩,格局不可谓不谓小。” 前世的时候,蒙恬最讨厌别人拿格局来说事。面对历史上的一代大家,说他格局太小,蒙恬似乎有些明白,口口声声说格局,可是成功者的专利。一个混得忒不如意的人,如果对着别人说他格局小,谁会听他的。 蒙恬身为秦国大将,领兵伐韩攻赵,攻灭楚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胸中怀有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说韩非格局小,一点也不为过。 中国大历史的趋向,自秦国扫灭六合后,乃是对统一的孜孜追求。 “如今天下归一,秦国国号未变,但秦国不会是以前的秦国,而是一个全新的家。新的国家,需要新的尊号,新的治理制度,韩子胸中自有沟壑,难道不想投身进来,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留下自己的印记?” 中国的说法,早在西周初年,便已产生。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趁着商军主力攻打淮夷,朝歌空虚,攻灭商朝。胜利过后,周人庆功,冶炼大批的青铜器,上刻铭文,记载此事。 铭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