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三百九十六章 准备班师(一)

第三百九十六章 准备班师(一)(1 / 3)

古人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后,治丧、守丧均有一定的规程。 按照儒家的观点,父母养育孩子三年,方可离怀。等父母离世,子女需要守孝三年。 后世儒学兴盛的时候,守孝三年得到严格执行。优点是发扬了孝道,缺点是,若一个人正在从事某项事业,等三年丧期归来,黄花菜都凉了。 战国时期,人力资源宝贵,生产力不高,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脱产治丧。在秦国,国君崩逝,继位的太子,只需要守丧一年。 守丧期间,虽不允许从事声色犬马之类的娱乐活动,但国家大事并不受影响。 秦人记得,晋文公死后,晋军于崤山设伏,晋襄公穿着丧服亲临战场。 蒙恬率军攻略齐地,邯郸已下,有王贲坐镇,平定齐地应该没有什么大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嬴政才特地给了旨意,让蒙恬回咸阳治丧。 征战三年之久,回咸阳歇息一番,也不是什么坏事。 蒙恬感到很坦然,不过,麾下的将领们得到这个消息,多少有些不习惯。 毕竟,跟在蒙恬麾下打仗,习惯了。突然接受王贲的领导,一时转换不过来。 临朐的秦军大营,秦军将领相聚一堂。厅堂内,炉火熊熊,铜灯展展,温暖如春,丝毫没有冬日的寒意。 炉上的铜壶,壶嘴正轻轻的冒着热气,一股浓郁的酒香,散溢开来。 冬日煮酒,赏雪,谈天说地,乃是秦军将领难得的社交场合。往年的时候,将领们早就开始嚷嚷起来。 “怎么一个个都沮丧着脸?是我父去世,又不是你们的父亲去世。” 见气氛有些严肃,蒙恬抬起手来,指示帐内的隶臣妾给各位将领斟酒。 秦国与西戎征战多年,接受了一些西戎的观念,对生死看得很淡。父母去世,该伤心的还得伤心,但不至于像儒生倡导的那样,嚎啕大哭,哀毁骨立。 这要做到这个样子,要么真的很孝顺,要么就是奥斯卡演员附体。 “将军,你看,我等跟了将军这么多年,不是舍不得嘛。” 西爽抬起头来,勉强挤出来一点笑容。 “是啊,我等习惯了在将军手下打仗。将军熟悉我等用兵的风格,现在到小王将军手下,不晓得会不会得到立功的机会。” 胡多附和着说道。 “将军,你回咸阳后,可不能忘了我等。” 钟赤、孟学举起手里的酒觞,眼睛有些发红。 他们四人,出身关中的有爵者家庭,立功得爵的愿望没有那么强烈。攻伐魏国的时候,在王贲麾下,他们只做些运送粮草、开挖渠道的任务。 等到归了蒙恬麾下,才逐步成为真正的战兵。没有想到,竟然立下攻灭楚国的功劳。 消息传回关中老家,家里人确认过后,大肆祭祀了一番祖宗。 “这你们放心,我已经跟王将军商量过了。临朐以东的战事,会有你们的份儿。” 钟赤、孟学等人这么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