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化人(一)

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化人(一)(1 / 3)

“秦王政九年秋,荀师受了风寒,一病不起,撒手而去······” 兰陵城外,往东南三里处,坐落着一处小小的坟墓。坟墓不高,不值得很是简单,坟前的墓碑上,简单的书写着“兰陵令荀况”五个大字。一位年轻的胖子,引领着蒙恬一行人,边走边介绍。 韩信带兵进入兰陵,才得知荀子早已去世,就葬在兰陵城外。城中荀子的宅子内,只有一名胖子留守。 “真没有想到,一代大儒荀子,就这么默默无闻的走了,没有留下多少波澜。” 蒙恬上前,操起手中的铁锸,在墓前三步开外,挖下一个坑,亲手栽上一颗柏树幼苗。 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贵族死后,才能在坟前栽树。荀子曾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入楚后担任兰陵令,但荀子本身并没有爵位,安葬他的弟子恪守规矩,让荀子的坟墓显得很普通。 “这不合规矩吧。”望着坟前刚刚种上的柏树幼苗,张苍上前开口说道。 “荀子曾经入秦,对秦国法治评价颇高。更何况,荀子为秦国培养出廷尉、韩博士这样的大才,坟前种上一棵树,还是太轻了。” 蒙恬转过身来,拍着张苍的肩膀,轻笑道“作为秦国廷尉的师弟,想不想去咸阳发展?” 荀子死于秦王政九年,秦国刚刚扳倒嫪毐、吕不韦,李斯尚未在秦国完全站稳脚跟。这么多年来,李斯得到嬴政重用,以他强烈的功业心,只怕早已淡了与荀子的师生情谊。 “固所愿也。”张苍没有矫情,答应得很果断。 荀子死后,张苍留在兰陵,整理荀子留下的书稿,继续刻苦自学。荀子的学问,偏重经世致用,学成之后,势必要出山做一番事业。 眼下山东六国,只剩下齐国苟延残喘,坚持不了多久。根本不用动脑子,张苍心里也明白,往后他的学问,想要投效,就只剩下秦国这唯一的一家门店了。 “好,很爽快,我蒙恬就喜欢爽快人。” 张苍没有读书人的矜持,明明很想入仕,非得做出一副欲拒还迎的样子。 “韩信,你派人传令给兰陵令,让他重新修葺荀子墓,迁五户黔首,到此守灵。” 中国古代,围绕着重要的陵址,安排人守灵,照料陵墓,屡见不鲜。秦国攻灭六国,只是完成天下疆土的统一,想要实现七国人心归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秦国必须得尊重文化人。 内心深处,蒙恬对荀子多有欣赏,不介意为荀子的名声进行推广。古代学问家的名声,自身的学识很重要,但弟子推广传播的能力,则更为重要。 孔子生前没有做出多少成绩,但架不住他弟子多,众多的弟子中又出了一个大商人子贡。子贡的生意做到哪里,他就在哪里宣扬孔子的声名。太史公也承认,孔子能有盛大的名声,子贡与有力焉。 离了兰陵,蒙恬继续率军北上,不到三日,来到原鲁国的都城曲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