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二百二十六章 文弱书生(二)

第二百二十六章 文弱书生(二)(1 / 3)

六月时分,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炎热的气息,水塘的菡萏荷花,香开正艳。 古人的审美很有诗意,六月不叫六月,而是称为荷月。 每年的这个时候,荷叶摇曳,莲子飘香,张良会邀请新郑的友人,携一二个富贵人家的女公子,前往静静流淌的颖水边,吟诗作赋,赏月摘花。 颖水还是那么安静,莲子花开,十里飘香,一切都仿佛同往年一样。熟悉的景象,映入张良的眼里,却没有了温馨的感觉。 韩国灭亡,韩王安老老实实的投降,新郑的韩人,没有勇气提剑与秦人抗争。 似乎一夜之间,传承了几百年的韩国,说没就没了。 韩国没有亡在战国第一霸的魏国手里,顽强的周旋于列国的缝隙间,终究没有逃过秦人的兵峰。 “颍川,咸阳的那些秦人,还真是给韩国故地起了一个好名字呢!” 张良坐在舒适的马车上,转过头去,望着身后的新郑城墙,想到韩国从此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心中隐隐有些不甘。 颍川,那是秦人强加的名字,韩国,会一直活在我的心中。 张良在心中对自己这样说着。 车队缓缓向前,过了颖水,向着西边的函谷关方向进发。身后的新郑,渐渐的没入天际,转过几处弯后,终于消失不见。 “张公子,路上可还习惯?” 午时初刻,队伍到了梁县,蒙恬体谅六月暑气正热,下令在梁县歇息,等到太阳斜落之后再上路。 灭亡韩国后,秦国保证了三川郡的安全,再也不会担心函谷关下突然出现列国的兵马。秦国朝堂上的灭韩灭赵派,没了争论的对象,暂时消停下来。 经过灭赵灭韩的两场战争,秦国物资消耗不少,即便秦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也不得不停下来修整一番。 既然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战事,蒙恬此次押送韩王安会咸阳,就显得没有那么急迫。 “习惯也好,不习惯也好。” 张良苦笑一声,突然冒出来的蒙恬,借了他父亲的嘱托,非要接他到咸阳。 早在新郑的时候,张良就想过学习百里奚,偷偷溜到楚国去。可蒙恬似乎预料他要逃跑,挡在他逃亡的路上,若无其事的问道: “深更半夜的,张公子跟我一样,也有赏月的爱好?” 既来之,则安之。蒙恬没有伤害他的意思,家里的奴婢隶臣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张良心里的忐忑,渐渐的消散了。 “呵呵,怎么个习惯也好,不习惯也好?” 蒙恬骑在马上,与张良的马车并肩而行。张良的身子弱,蒙恬特的吩咐工匠特制了一辆舒适的马车,坐在上面,震动的幅度可比普通马车轻微多了。 蒙恬对张良的照顾,早有人传扬开去。有人赞叹蒙恬信守承诺,有人暗骂张平身在韩国心在秦,当然,也有人说蒙恬有龙阳之好,喜欢上了张良这个小白脸。 “四周布满了秦国的兵士,我逃也逃不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