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二百一十二章 嬴政回邯郸(二)

第二百一十二章 嬴政回邯郸(二)(1 / 3)

三月初三,无数的青年男女,对这个日子翘首以盼。 每年的这个日子,又称为上巳节,流行于周代。这日,青年男女赴水边清洗沐浴,互相对情歌,看中了眼,便能相约到路边的小树林去。 不会有人出来指责有伤风化。 《论语》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想来孔子与众弟子到水边饮宴,郊外游春,哼着歌儿归来的时候,心里应当是极快乐的。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众多流派。颜氏一脉,异常注重男女上的道德教化。齐鲁之地的上巳节,随着儒学的兴盛,褪去了青年男女幽会的内容,成了单纯的踏青春游。 三晋之地,儒家学者不少。名满天下的荀况,便是生于赵地。虽有不少人鼓吹严禁男女大防,只是赵国地处北地,吞并代地、中山国后,赵地的风俗,与严格的礼教并不相容。 赵人口诵诗书,可到了三月三,照样梳妆打扮一番,寻帅哥靓女去了。 赵地的女子,穿着木屐,弹着琵琶,游走于巨富之家,名声远扬天下。 “将军今日准许邯郸人照常欢度上巳节,示民以乐,疏导赵人心中的疑虑,没有一定的担当,还真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 邯郸城的北门外,郭开与蒙恬对坐在十里长亭下,望着三三两两奔向河边的人群,摸着下巴常常的胡须,拍了蒙恬一个不大不小的马屁。 “想当年,武王分封天下诸侯,姜太公等人到了封国,不也因俗而治嘛。” 蒙恬抬头瞧了瞧北边的天空,远方二十里开外,空气里似乎隐隐约约有些许烟尘的味道。 “再说了,今日王老将军南下进驻邯郸,黔首们去了河边,不来围观秦国的大军,更少了许多麻烦。” “因俗而治,将军说得在理。天下这么大,各地语言、风俗不同,定要整齐划一,怕是不美。” 郭开拿起桌上的酒斛,抿了一口,意有所指。 咸阳传来消息,朝堂廷议之后,决定在赵国故地设立郡县。曾经的赵国,将分化为上党、邯郸、巨鹿、太原、恒山、代郡。 秦国希望,往后,赵国人渐渐淡忘赵国人的身份,形成上党人、邯郸人的自我认同。 “再怎么不美,三晋之地,位居中原腹地,深受周文华的熏陶。赢氏立国后,继承西周遗民,文化习俗上算得上一脉相承。就以上巳节为例,这个日子,秦国的年轻男女,也是高高兴兴的到水边沐浴嬉戏呢。” 秦国统一天下后,郡县与封建之辩,一直没有停歇过。远方的燕齐楚,尤其是原来的吴越故地,秦国朝廷鞭长莫及。在这些地方施行郡县制,是否合理,蒙恬心里并不清楚。 但靠近秦国的三晋之地,置于秦国的直接控制之下,却是相当有必要。 “王老将军的大军,已经到了十里开外。” 郭开笑了笑,默然不语,正打算喝酒掩饰心中的尴尬。这时,军中的信使来报,郭开顺势停住了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