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八十八章 及笄(三)

第八十八章 及笄(三)(1 / 3)

“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治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正夫妇,首重女德······” 华阳太后老了,似乎有些摇摇欲坠,服侍的宫女,一左一右搀扶着咸阳后宫的这位最有权势的女人。 俊秀的年轻宦官,扯开华阳太后的诏书,大声宣读,朗朗上口。 秦人传说中的祖先女修,吞玄鸟蛋而生大业,才有了秦部族的诞生。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样高深的道理尚未提出,但朦朦胧胧中,秦人意识到了女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后世的儒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在战国末年,并没有这样的看法。即使儒化风气特别浓厚的齐鲁之地,孟子的母亲、曾子的母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贤良淑德的美好印象。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甚广。 孟母心有主见,见识过人,受此影响,孟轲才能逐渐成长为儒家的一代亚圣。 华阳太后的聆训,字字珠玑,处处透着智慧。秦人的女子,家庭地位不低,早些年,不少秦人女子还能上阵杀敌。秦国越来越强大之后,兵源充足,再也轮不到女人上战场。 居家的日子久了,秦人的女子,更加重视女德的教育。否则,彪悍的女人遇上尚武的男人,家庭想和睦也和睦不了。婚后,秦国男子打老婆,投鼠忌器。秦律规定,家有悍妻,男人与女人厮打,撕碎了女人的耳朵,按律需要剃掉男人的胡子。 秦律有反家暴的规定,重视对女人的保护,时间久了之后,贵族家庭,开始大力提倡女德。贵族女子的教育,更有专人负责。 “谨遵太后教诲!” 宦官宣读完诏书,参加笄礼的宗室女子,以头深深揖地,表示感谢。 “礼成!” 宦官见华阳太后精力不济,紧接着宣告笄礼的结束。宫女们抬着平舆,送太后回寝宫,很快不见了身影。 哗啦啦—— 太后离开之后,早已跪得腿脚发麻的男男女女们,赶快从地上爬起来,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大领导离场,小喽啰们便可以尽情玩闹。 “五大夫,你家的淑女,长得真快啊,人才是越来越漂亮了!” “哪里哪里,出不得门呢!还是左庶长家的公子人才好,一表人才,英气逼人!” ······ 联谊的活动很快开始,相熟的好友们,带着自家的儿子女儿,互相推销,送上早已备好的礼物。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宗室子弟,没有军功,同样不能得爵。刚开始的时候,宗室反对特别激烈,但军功爵制度确立之后,宗室逐渐接受了现实。 宗室子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高,获取爵位,其实并不困难。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等退役后,宗室弟子,普遍能够获得五大夫以上的爵位。 军功爵制度无可撼动之后,秦国的宗室们,倒重视起军功爵位来,反而看不起那些没有获得爵位的宗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