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秦将魂歌> 第九章 门客

第九章 门客(1 / 3)

“先生,你要在秦国传播儒学,就像给越人推销鞋子呢!”将军府里,蒙恬调笑着愁眉不展的卜兴。蒙武和卜兴交谈后,发现卜兴并不像齐国的那些腐儒,返古思想严重,食古不化,一心想建成三代圣王尧舜禹的世界,而是传承了子夏学说现实主义的精髓。趁热打铁,蒙恬邀请卜兴加入蒙府,成为了蒙家的门。 按秦国的法律,只要获得了一定爵位,就可以招揽门。秦国人没有战国四公子那样气派,但养门却是一个贵族的真正标志。你说你是贵族,连门都没有,出门头都抬不起来。蒙恬很不理解这种传统,可普普通通的秦国人,心里却异常向往。这个时代的贵族,死后坟墓周围可以种树,平民获得爵位,死后获得这种殊荣,那可是八辈子的荣耀。不理解归不理解,内心深处,蒙恬仍然能够体会,普通平民想要获得爵位,成为贵族的渴望。 蒙恬不反对招揽门,可如果像战国四公子那样,门三千,鸡鸣狗盗、好吃懒做之徒,他心里是不屑的。得乌合之众一千,不如得精兵一百,兵法上写得明明白白,兵贵精不贵多,养门也一样,不在门的数量,而在门的质量。卜兴嘛,文能诵法孔子,武能提剑斩刺,不得不说,卜兴颠覆了蒙恬心里的儒生形象。这个时代的儒生,远没有后世的那么文弱。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蒙恬不记得了,不过肯定不是战国时期。 “商君变法之后,秦国焚诗书、明法令,就没有儒学生长的土壤。秦国君臣,以法家思想为圭臬,儒家难有出头之日。”卜兴叹了一口气,要想在秦国开拓儒学的空间,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商君变法的时候,焚诗书、明法令,商君真的在秦国烧了诗书?”蒙恬心里有些疑惑,自家的藏书里,儒家的诗书明明有收藏,蒙骜、蒙武可没有藏着掖着,言谈间,秦人引用诗书的还不少。 “商君并没有真正烧毁秦国人收藏的诗书,焚诗书代表了法家的思想主张,表明了商君治国的态度。”商君变法过去已多年,蒙家东来自齐国,蒙恬对秦国的历史并不了解,而卜兴祖上却是地地道道的秦国人,只是随着秦国的夸张才迁徙到了上郡定居。“其实,商君并不反对人们研习诗书典籍,商君反对的只是人们的复古思想,动辄以诗书为依据,批评政府的施政。后人缅怀商君,只看到了焚诗书的表面,却没有明白商君的深意。在保守复古思想弥漫整个社会的时候,为了变法,自然会摒弃守旧思想,但传统不可能一朝改变,儒家的思想代表了周公以来的传统,我忧心的是,失去了传统的支撑,秦国政治核心凝聚力的缺失。” “先生有没有想过,怎么去改变秦国无儒的局面?” “改变的不仅仅是秦国,需要改变的,更应该是儒家的思想。”卜兴语出惊人,“秦国的国情与齐国不同,齐国位于东海之滨,自征服东夷之后,不受夷翟寇扰,环境安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