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大唐小农民> 第9章 新农具显威(二)

第9章 新农具显威(二)(1 / 4)

“徐小哥,你上次说的那个插秧机怎么样了,那个链条解决了吗?”老关头背着手迈步走进徐凡的匠作房。

原来,自从老关头听说徐凡“发明”的新犁一天可以耕作几十亩之后,就屁颠屁颠跑过来找徐凡,希望他将新犁推广,让村里的人也跟着受益。徐凡当然不会藏私,古代的乡下人朴实,这段时间又跟着给徐凡盖房子,可是出了不少力,徐凡当即就将准备的55型改良犁的图纸交给了老关头,顺带着又将自己抄袭准备好的竹砻、手摇风车、人力插秧机的图纸交给了老关头,并且详详细细的给老关头讲解,只把老关头说的一脸惊呆。

这个时代水稻去皮基本上都是采用石舂舂米,小麦谷子基本上也是靠碾压后用簸箕上下颠,插秧更不用说了,那就是骑着木制的秧马在田里手工插秧,效率低不说,一天下来也是累得腰酸背疼。而徐凡抄袭的竹砻每天不但可以破稻谷200公斤,而且不伤稻米,再用手摇风车一吹,即可吹跑比稻米轻的稻谷壳和其他杂物,还能分出秕谷,那得多轻松啊。更不用说人力插秧机,这种半自动的机器一天就能插秧几十亩地甚至上百亩,这比之前快了十几甚至几十倍啊,这对主要种植水稻的南方来说,简直就不可想象,还有那个改良型的耧车,耧斗内装上种子,一头牛拉着五个犁铧,一人操纵,配合上解放犁,一天就能耕种四五十亩地。再加上已经经过证明的解放犁,这一整套新式农具,完全可以让庄户们以后种地打粮就跟玩似的啊。

老关头呆呆的看着徐凡,惊为天人,说这一套新农具如果真有徐凡说的那么好,一定要打板将徐凡供起来,这就是活神仙啊,搞得徐凡一脸不好意思,连连摆手。

可谁知,其他四种工具在制作的时候很轻松,毕竟用料和形制较为简单,再有徐凡的分解图就更不成问题了,可是人力水稻插秧机因为链条太难制作而无法制造。

眼看着育种的水稻秧苗已经长成,可以插秧了,襄阳这个地方采用一年两熟制,每年3月和7月份左右育苗,5月份和9月份左右插秧,8.9月份和11、12月份左右收割。

徐凡赶紧用手机又找了一份后世简单点的纯人工的插秧机,就是那种类似仓库使用的两轮手推车样式,走一步停下手拉一个把手取秧然后插秧,虽然效率稍微低一些,但是不能晚了农时啊,而且相比这个时代来说,那也是高效率了,而且基本上是纯木质结构,造价相当低廉,短时间就推广开来,徐府的庄户们更是制作了60多套新式农具,看着花钱如流水,徐凡也是痛并快乐着,管家李老汉更是每天都监督着庄户们小心使用,每天耕作完,赶紧擦拭干净,保养一下就锁到仓库里。

虽然庄户们也是纷纷感谢,交口称赞,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