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耕唐> 第一一一章 太极殿君臣议状元(上)

第一一一章 太极殿君臣议状元(上)(2 / 6)

乱,少昊以降,无代无之,暨于三王之兴,虽有圣德,咸以兵定天下,则三王之兵,皆因时而动,动毕而後戢,戢即不复用也……”

看到这里,李靖心中有了计较,此时朝中诸臣中,名字中带个戈的,唯有那工部的后起之秀胡戈胡归唐,听闻他今日参加科举考试,自己手上拿的,莫非就是他的方略策?

只是这个开头在他这个文武双全的老军人眼里,却是有些平常无奇,但是看李世民和魏征对此都是如此重视,他心知蹊跷,便也不动声色的继续看了下去,待看到中间所谓军魂之论,他的神色才渐渐慎重起来,不再似刚看到开头时的那种波澜不惊。

就在李靖低头研读胡戈的这篇兵论之时,李世民也在观察着李靖的表情,见这位戎马半生的老将初时脸上静若止水,而后眉头紧皱,似在深思,他端起御案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在心里十分理解李靖此刻的感触。

别说李靖,就连自己刚才看到这些策论时不也是如此吗?看这胡戈在策论里所说,军队用好了可以抵御外敌,开疆辟土,用不好,便成了私人权力膨胀的最佳道具,就如双刃剑一般既能伤人更会伤己。

他深知本朝军制,因沿习旧制,十六卫大将统兵却无调兵职权,而兵部有调拨全**队的职权而无统兵之权,这种权力的分散正好就是为了避免武将们兵权过重,除了杜如晦和冉毅这等心腹之臣,在他登上皇位后,再没有别人可以同时执掌兵部又手握实际兵权,即便亲近如杜如晦,他也不忘时时向自己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杜如晦总监东宫兵马事,手握东宫兵权),现在冉毅接任了,也是隔三岔五的上书,请辞右金吾卫大将军一职。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批准,一是因为对冉毅的信任,二也是出于对自己掌控朝局的那股子自信。

可是将来呢?若统兵将帅无冉毅的这种淡薄心性,而接任皇帝又无自己这般深厚的威望,虽然这种掣肘制度很是健全,可保不齐就有人打破常规,铤而走险,就算有所顾忌没有明着对抗朝廷,至少拥兵自重这等事是跑不了的,到时候国家军人就演变为只听命于将帅的私兵,皇帝的命令只怕最后都难出京城!

李世民久经行伍,最是知道兵权的重要,玄武门之变成功后,他宁可把朝中权力与其他势力共享,也要握住全盘军权,自这以后,他也一直在思索一种解决人性之私的办法,正好这胡戈在《论兵》里说道:军队,如人的四肢,不可不让它强壮,不然就会受到外人的欺侮,可四肢强壮了,要是不听自己的指挥而被其他人所左右,便会生出乱来,唯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就是让他们拥有一种军魂,有了魂魄,便难以为邪魔外道所动。那怎么让军人拥有军魂呢?唯有用大义来激励他们,用纪律来约束他们!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