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汉贼> 第二百八十三章 挥师上雒

第二百八十三章 挥师上雒(1 / 6)

后世有一句古话,叫“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而今前者与中原相比,尚属蛮荒之地,北邙山则已是天下闻名的葬身之所。东汉五帝之光武帝原陵、汉安帝恭陵、汉顺帝宪陵、汉冲帝怀陵,以及刚刚去世仅仅两年的汉灵帝文陵皆在此地,王侯公卿更是不计其数,有名有姓者便在百人以上,这些陵墓尽被吕布挖开。

荀彧闻后,脸色苍白,怒斥道:“董卓、吕布,国贼也与赤眉无异”西汉末,赤眉军攻入长安,贪恋大都繁华,军纪松弛,甚至发展到焚烧宫市,洗劫帝陵,以至于城郭皆空,白骨蔽野,终为光武帝所灭,泯灭于历史长河。

荀彧深深吸了一口气,忍下怒气,向盖俊进言道:“董卓、吕布此举虽得小利,却是自绝于世间,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者也。将军可速举大旗,横渡大河,击杀国贼,而后平复诸陵,修缮宗庙,则海内之士,莫不归心……”

盖俊怦然心动……

历史上孙坚击走董卓,祠拜诸帝,一举赢得天下人心,赢得忠烈之名,算是弥补了他杀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的恶迹。虽然他很快死去,但仍然惠及袁术、孙策。

盖俊少年时代射虎救父,博孝、勇之名,献计灭蝗,博智、仁之名,不畏强权护送蔡邕至朔方有胆有义,受好友之托扶尸还乡,显信,道德层次堪称完美,找不出一丝缺点。比及成年,横行天下,战功无数,边地皆感其恩,却有遗憾,例如同已故凉州刺史、上司耿鄙之争,跑不了一个“以下犯上”的评价。及至董卓入京,率兵威逼,则毁誉参半。后又有度辽将军耿祉身死、打压晋阳郭氏,用兵冀州等等……

河内诸士避走并州,不是想投靠他盖俊,袁绍才是值得投靠的对象,河内名士张导、朱汉、刘勋等人莫不如此,河内人去并州是因为其武力强悍,无人敢犯,可得太平。青年士子冠冕者杨俊看出盖俊有平衡并州本地士人之心,河内人可以迅速占据一席之地,才荐人、入仕。盖俊为使张范、张承兄弟出山辅佐,半强迫乃成。

如此种种,未尝没有前因。

河东、河内二地富庶,并州九郡亦有所不及,盖俊用主持酸枣会盟的臧洪出任河东太守,乃至现今想以主薄杨俊为河内功曹主持郡事,而非安插亲信,便是想借二人之手揽住士民心。

兵进帝都,保卫社稷,对他的名声无疑会有很大帮助,况且,也有利可图,先不说京师雒阳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及河南尹数十万人口,汉代人相信死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生活,即“谓死如生”,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皆流行厚葬,乃至有卖房卖地置冢者。诸帝王公卿墓中填满如饮食用器、美食佳酿、鸟兽鱼虫、乐具兵器,这些对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