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点看书>历史小说>帝国大元帅> 第二章:越渐兴盛的合成营

第二章:越渐兴盛的合成营(1 / 4)

秋云和赵友最终接受了叶晓的建议,对第三分队的编制进行了再一次的重新编制,整个第三分队的编制重新划分后,组成如下:

一个装甲步兵连,一个火力支援连,一个机动连,一个后勤保障连,一个通讯排、警卫排和直属机构。

其中火力支援连是由两个飞弹排、三个炮兵排、一个火箭炮排组成的大编制连,而特种小队、防化排和侦察排则全部归纳到机动连,可能是战车制胜论的原因,赵友和秋云强烈要求必须拥有至少一个的战车排,于是在机动连中,又增加了一个足足六辆重装战车之多的战车排。

后勤保障连则囊括了各兵种的后勤保障,并兼有工兵排。

而叶晓提出的新型步兵,则归属于装甲步兵连——由此可以看出,重新编制后的第三分队,主战部队就是装甲步兵连和机动连,但这两个连亦是由多兵种组成。

直属分队的通讯排因为是全新的一种尝试,虽然仅仅是排的编制,但在叶晓的设想中,这个排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因此需要从战区和龙刃总部申请专业的通讯人才和情报分析人才。

像这种向上面讨要人才的任务,只能由赵友负责,幸亏有四象大楼的观察组坐镇,叶晓这种迈开大步子的行为没有扯到蛋。

在不少的人眼中,所谓的合成营更像是小型化的集团军,虽然似是而非,但多兵种合成的模式,看上去和集团军没什么区别。

有观察组的军官就这个问题向叶晓提出疑问。

对此叶晓解释:“合成化部队的核心战术思想就是不单打独斗,以最小的代价干掉消灭敌人。

以上驷对下驷,并强化己方的下驷、用手段弱化对方的上驷,这是战争中不变的原则,合成化部队则是强化己方的上驷,并将中驷和下驷整合起来,达到1+1大于2的目的。

以营为单位的合成部队,是最基本拥有独立战斗能力的编制,在常规战场中拥有全方位的战斗能力并能独立完成既定的任务。

打个比方,攻陷一座由一个团守卫的城市,进攻方必须要有充足的火力压制力量,这就必须调派起码一个营的炮兵,若干的装甲部队,还有起码一个团的步兵,这样规模的部队,因为之前没有针对性的配合训练,在战场上未必能发挥所有的战斗力来,可若是派遣一个合成营,这都不是问题!”

没有相应的战果,叶晓所说一切并不能征服观察组的思想——但这不妨碍这些拥有变革决心的军官们去注意第三分队的编制划分。

这个由上校带队由一堆校级军官组成的观察组,最后没有避免搂着袖子上去干的命运,说到底,第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